春雨绵绵飘洒大地,在龙岩永定区培丰镇洪源村的山脚下,田连阡陌、烟田成片,青翠的烟苗迎着细雨摇曳,长势一派喜人。谁也想不到,几个月前,眼前大片的烟田还是杂草丛生、荆棘遍地的抛荒地。
改变源于村里来了“新人”。去年7月,市水利局干部罗荣林到洪源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在田间地头调研时发现,该村土地大面积抛荒,多数田地无人耕种。“荒地里杂树有碗口粗,杂草都没过成人的腰间了。”25日,罗荣林回忆起当时看到的情景。
据调查,洪源村有抛荒土地近500亩。为什么会出现大面积抛荒现象?挨家挨户走访中,罗荣林找到了答案:一是抛荒的田地多数为山坡地,田块过于窄小,缺少灌溉水源,且交通不便,不利于机械化耕作;二是人均耕地少,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经商,村里缺乏劳动力。
“看到那么多的土地撂荒,真的很心疼!”罗荣林说,他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他不想这种抛荒情形继续下去,下定决心要盘活它。
罗荣林的想法,得到了培丰镇党委、政府和洪源村“两委”班子的认可。结合乡村实际,洪源村制定了乡村振兴五年发展规划,决定以村集体的名义,统一流转抛荒地,引导村干部带头复垦种植,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壮大村集体经济。
明确思路后,洪源村根据不同的土地条件和发展需求,确定了两种流转模式:种植条件相对较好、复垦难度低的土地,与农户签订十年的流转合同,第一年到第三年租金为每年每亩100元,第四到第六年租金为每年每亩200元,第七年到第十年租金为每年每亩300元;种植条件相对较差、复垦难度大、需要长期规划建设的土地,与农户签订二十年的租赁合同,第一年到第三年租金免费,第四年到第十年租金为每年每亩300元,十年以后按市场价租赁。“分类施策,不仅能合理规划土地,还能有效控制流转成本。”洪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简均禄解释道。
为了让村民真正支持土地流转、集体耕作,村里多次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向村民代表、村民小组长等宣讲政策、解释流程,告诉村民土地流转将带来的好处和效益,逐步打消了大家的疑虑。面对部分村民希望自己耕种、担心土地被村集体收回而不愿流转等情况,村干部们逐家逐户耐心做通工作,用耕作条件更好的水田置换农户抛荒地,实现了集体流转、规模种植。截至去年底,洪源村与200多户农户签订了土地流转合约,流转抛荒地300多亩。
带头开荒、平整土地,修水渠、引水源……在实际复垦阶段,村里动员全体村干部和部分村民,协调钩机、铲车等机械,花了近两个月的时间,把第一期100亩荒地复垦成了连片的良田,种上了烟苗、水稻、花生。
简均禄介绍,今年复垦的100亩荒地,预计产值可达50万元以上,扣除成本将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随着土地耕作条件的改善,成本将随之降低,土地收益将逐年增加。同时,复垦种植抛荒地让近10位村民在家门口解决了就业问题,预计今年每人可增收近2万元。
“我们打算一鼓作气,把村里所有的抛荒地都流转到村集体手中。”简均禄和罗荣林谋划好了未来发展蓝图,计划对所有抛荒地进行统一复垦和规划种植,让土地真正发挥效益,让每一亩荒地都“活起来”。目前,洪源村第二期流转的200亩荒地已完成土地清表,即将开始轮种水稻和玉米,剩余的约200亩抛荒地也正在洽谈流转中。
关于洪源村的未来发展,培丰镇副镇长吴兆鹰表示,镇里全力支持洪源村做好土地文章,鼓励村里每年把部分土地经营利润滚动投入到完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上去,进一步改善种植条件,激活土地价值。此外,利用土地富硒的特点,洪源村着手成立农业公司或专业合作社,种植富硒特色农产品,扩大葡萄、山苏、沃柑等特色产业,实现土地多元种植、多元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