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坑镇位于漳州市龙文区北部,总面积约36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96公顷,园地1006公顷,林地737公顷。全镇下辖6个行政村、3个社区和1个镇办农场,总人口1.75万人。由于各村普遍存在村务民主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群众参与乡村治理意识不强等问题,为打开工作局面,郭坑镇于2019年开始探索推行“六化”工作法,整镇推进乡村有效治理,取得了初步成效。
乡村治理网格化—搭建“微”平台,推进“大”治理。搭建乡村110网格平台和平安郭坑治安智慧防控平台,成立全区首支镇级应急处突群治联防队,坚持每天至少6趟次巡逻检查,组建11支镇、村平安志愿者巡逻队持续强化夜间巡逻。在各重点路口安装700多路高清智能监控,以智慧管理的方式让乡村治理一“手”全部掌握。依托全镇和对讲指挥系统,为网格员、警员配备和对讲手机,建立“线上指挥、线下行动、快速处置”工作机制,形成“大监控+和对讲+云喇叭”的治安防控体系,是平安乡村建设的“神器”。如疫情防控时,可以通过监控查看各路口具体情况,通过“大喇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出现情况可以智能“云”喊话实时进行劝导,起到宣传、引导“一箭双雕”的效果。
村务管理民主化—“三会”相帮衬,“自治”有层次。党群圆桌会“唱主角”。由各村党组织书记任召集人,支部党员、村民小组长、受邀村民及社会人士等参与,党群合力形成“支部+村民+社会力量”的“1+1+s”沟通协调机制,让群众参与到本村重大事项的民主决策中,实现“自己的事自己办、自己的权自己使、自己的利自己享”。乡贤参事会“做辅助”。由村委会主任或村两委任召集人,发挥和引导乡贤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中的作用,提供决策咨询、民情反馈、监督评议及帮扶互助服务等,增强多元参与、协商共治能力,“筑巢引得凤归来”。纠纷评理会“化矛盾”。由村两委或德高望重的村民代表任召集人,邀请老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法律顾问、警员、知情村民等作为评理员,对邻里纠纷进行评查、评理,确保“小事不出村”,群策群力、及时化解矛盾纠纷13起,形成群众提事、征求论事、圆桌议事、会议定事、集中办事、制度监事的村组事务处理六步法。
环境治理常态化—“重点”全覆盖,乡村更美丽。村庄日常保洁全覆盖。将农村垃圾、污水治理纳入财政预算,每年投入资金350多万元,实行全镇域村庄保洁、垃圾转运、农村公厕管护等打捆打包进行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提升运营专业化、规范化、智能化水平。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推进全镇域农村污水治理纳入漳州市区水环境综合整治PPP项目,预计年底前完成所有村庄污水治理设施建设及验收。完善镇村生活污水配套管网建设,建成运营7个人工湿地。加大河湖管理工作力度,实施全域化、社会化河道管理保洁巡查机制,对北溪河道进行全覆盖日常保洁,实现河流垃圾全收集,基本消除农村黑臭水体。美丽庭院创建全覆盖。结合乡村振兴“串点连线成片”建设,开展所有行政村示范创建活动,每年每村创建示范户10户以上,示范户作为评选文明家庭的重要参考。
管理服务多元化—“三队”同发力,民生添保障。一是法律服务队补专业短板。以“一村一法律顾问”为依托,由律师事务所律师、镇司法所等相关专业人员组成,加强普法宣传的同时,为乡村治理注入专业力量,协调解决涉法涉诉矛盾纠纷调解。截至目前,累计提供法律服务、法律调解34人次。二是巾帼志愿队增服务温度。由村妇联主席、妇女代表及女性热心志愿者组成,共同参与移风易俗、卫生督导、疫情防控后勤保障等工作,汇聚广大农村妇女的“半边天”作用。截至目前,累计引导80多名农村妇女参与疫情防控、移风易俗等活动宣传,发放疫情防控宣传材料8000多份、移风易俗倡议书5000多份。三是平安服务队聚综治力量。引导护林员、巡河员、护路员、热心企业代表等综治人员组成服务队,积极参与到辖区企业服务、山林河道巡查、铁路护路、疫情健康检测点义务值班值守等工作,带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为乡村治理助力添彩。
结对帮扶社会化—企农心连心,共建促发展。拓展村企结对共建领域,按照共兴农村经济、共推村庄建设、共育文明新风要求,做到党建联姻、信息联通、活动联办,不断引导更多的企业参与平安建设、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助推乡村振兴。如郭坑镇通过“村企”合作,由口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龙文发展共同开发建设“城市菜园”项目,采取劳务返包,聘请村民参与果蔬种植经营,实现村民、集体双增收,年增加集体收入40万元。与漳州市农科所合作,引导村民种植山苦瓜新品种50亩,引进苦瓜茶加工设备,进行苦瓜茶开发加工,形成特色农产品品牌,年增加群众收入近百万元。与中国电信漳州分公司、厦门邮政银行签订合作协议及购销协议,依托漳州邮电物业分公司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向农户收购并宣传推介山苦瓜、土鸡蛋、巴戟天、特色盆栽等本地特产,提升农产品经济效益。
村民自治激励化—“三评”树典型,营造好风气。一是评好机制树新风。利用元宵、中秋等节庆假日定期开展“五好家庭、热心公益好先贤”评选活动,营造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勤俭持家、邻里团结的良好氛围,以“好家风”带动“好村风”,促进“好民风”。开展积分制试点,根据村情制定产业振兴、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社会治理、善行公益等方面细化奖惩积分机制,鼓励村民积极参与乡村综合治理。二是励先机制造氛围。每年组织一次致富带头人、遵守村规民约典范、助力乡村振兴好村民等评选活动,选树“好典型”、“好故事”、“好经验”,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三是奖学机制鼓拼劲。鼓励本村学生发奋读书,积极引导全镇5座祠堂庙宇设立教育基金,固定在每年高考后重点奖励一批考上重点院校的学生并大力宣传,使“爱学、好学、重学、尚学”在各村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