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 | 典型案例④陈莉瑾:“葡三代”的“葡萄革命”
2022-05-30   作者:程文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陈莉瑾,1993年生,福建省宁德市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人,现任福安市人大代表、福安市象环益明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先后获评宁德市最美乡村创富好青年、2019年度“电商代表人物”、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荣誉称号。

WPS图片(3).jpg

从专家断言“不宜葡萄生产的地区”到“南国葡萄之乡”,昔日陈莉瑾的爷爷陈新妹等一批象环村民打破传统产业“枷锁”,开启了福安葡萄产业种植新篇章。如今,“葡三代”陈莉瑾通过探索新销售模式,引进新品种、新种植模式等,续写福安葡萄产业高质量发展史,成为致富带头人。

销售上“网”

“90后”的陈莉瑾,从小跟随爷爷和父亲学习葡萄种植。在葡萄园中摸爬滚打的她,深刻地记得每逢葡萄丰收,自家和临近果农只能守着采摘好的葡萄,“苦等”水果商上门收购。有时因为收购商压价,导致大量葡萄积压在仓库里,随着新鲜度下降而“贱卖”。

2012年,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陈莉瑾返乡时发现,果农们依旧在“苦等”收购,便产生了让“好果”卖出“好价”的强烈想法。彼时恰逢微博等网络社交媒体在国内爆火,陈莉瑾想着:为何不借助微博的“朋友圈”销售葡萄,不仅能扩大销售区域,还能通过订单数合理安排采摘,保证水果的新鲜。于是,陈莉瑾结合微博特点,每逢葡萄丰收前就以“直播”形式“晒”出葡萄各个生长阶段,这种独有的宣传方式吸引来了众多博友的热情互动,也带动了她家葡萄销售。微博营销第一年,她就卖出了200多箱葡萄,翌年增至600多箱……随着销售量增多,陈莉瑾组建了福安市象环益明种植专业合作社带动其他果农共同发展,并于2016年荣获“福安市葡萄营销贡献奖”,同年当选福安市人大代表。目前,陈莉瑾带领合作社每年销售葡萄200吨、销售额500多万元,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100多人。

在陈莉瑾的示范带动下,“互联网+农产品”的新模式不仅彻底改变象环村以前被动的销售局面,还吸引不少大学生返乡创业,同村的陈贵莲就是其中之一。她正用电商、微商模式,让福安特色水果走向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感受夏日福安的“甜蜜”,也成了当地致富带头人。

WPS图片(4).jpg

产品创“新”

提到象环村,大部分人的第一印象可能会是紫黑色的巨峰葡萄。然而2018年,陈莉瑾却要种一片“绿葡萄”,吸引了众多果农的目光,有的人好奇为什么要费力更新葡萄品种,有的人则好奇“绿色的葡萄”是否有销路。

这种“绿色的葡萄”是“阳光玫瑰”葡萄,具有产量高、效益好、货架期长等特点。但也比一般葡萄“难种”,在施肥、灌溉、修枝等诸多环节都有讲究。因此,在试种初期,由于长期主要种植巨峰葡萄,加之对新品种认识不深,陈莉瑾套用巨峰葡萄的栽培管理经验导致葡萄果粒小,以失败告终。后来经查阅大量资料、参加葡萄培训讲座、请教科技特派员等方式,陈莉瑾找到了原因:“阳光玫瑰”葡萄需要的肥料量比巨峰葡萄多,且需要疏更多的花果才能提质增效。

最终,经过针对性地调整试种方案,陈莉瑾找到了适合福安环境的栽培管理模式,并于2020年结果、销售,亩产高达5万多元,效益是巨峰葡萄产值的近3倍,也解答了果农心中的“疑惑”。随着“阳光玫瑰”葡萄落地福安,果农的增收渠道也增加了。陈莉瑾发挥人大代表联系群众的独特优势,通过农村专业合作社的平台和机制,手把手地教村民种植“阳光玫瑰”葡萄,并无偿指导村民种植,帮助他们拓宽销售渠道。目前,象环村及周边农户种植“阳光玫瑰”葡萄的农户已有200多户,种植面积已达200多亩,推动了象环葡萄产业迭代升级,生产水平走在全市的前列。

WPS图片(5).jpg

发展有“策”

创新是推动产业发展的永恒驱动力。除了迭代升级葡萄品种外,陈莉瑾又陆续引种杨梅、花卉盆景类产品,进一步丰富合作社产品种类,实现“两条腿”走路,降低经营风险。生产的杨梅在首届福建省杨梅优质果评比中获得银奖,培育的松树、榆树、杜鹃等特色盆景,屡次获邀参加各类花卉盆栽大赛及展览会,并多次获得奖项和荣誉。2021年,合作社的综合产值近600多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同时,她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形式,影响带动村民采用农业“五新”种植技术,进行精细化管理。在葡萄生长过程,定期进行疏花疏果,严格控制产量进而提升质量;引进先进水肥一体化机和果园微滴灌系统,大大提高了水肥利用效率,也有效避免果品受到污染等。采用政府部门监管引导与葡萄协会协调自律相结合的模式,建立从果园到消费者的全程追溯体系,从根本上保障产品安全,提高福安葡萄竞争力。

“个人的收获源于家乡的培养”,陈莉瑾表示,将继续履行人大代表职责,回报家乡,让乡亲们共享创业成果达到共同富裕。

责任编辑: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