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㊴唐红玲:农学女硕士追梦“三秀山”
2022-06-16   作者:吴隆重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唐红玲,1988年生,中国共产党员,现任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党支部书记、农业生产总监兼办公室主任,厦门市中草药学会副秘书长,同安“妇女微家”微家长,先后获得“最美新同安人”“福建省最美农业专家”“同安区第三批农村实用人才”,以及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1.png

唐红玲介绍鑫美园发展情况

单调的农村生活往往让年轻人望而却步。作为一位年轻的农学女高材生,唐红玲选择到农村去,而且还扎根下来。“我相信任何一个行业都有这样的规律,三年入行,五年懂行,十年称王。我愿意留下来,因为我相信现代农业是一项朝阳产业,未来可期。”这是唐红玲内心的“宣言”。

缘定三秀山

上百斤的大南瓜、两米多长的蛇瓜、穿迷彩服的葫芦、比成人手臂还长的南瓜,令人大开眼界,刷新了很多市民对果蔬的认知。

这些种植于厦门市鑫美园果蔬专业合作社的奇瓜异果,创意来自技术指导员唐红玲。来自哈尔滨的她从名校研究生毕业后,主动投身农村一线,追寻农业梦想。2020年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合作社创收减少,唐红玲积极探索“农业+”产品,助力合作社实现多元化发展。

说起唐红玲,她可不只是会种菜这么简单。她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是一名农学女硕士,还是中级农艺师,曾是“十二五”国家863计划现代农业技术领域“强优势油菜杂交种的创制与应用”课题的科研助理,《水稻Rubisco大亚基抗原表位、其抗体及应用》发明专利持有人之一。

“中国是农业大国,我相信到农村一定大有可为。”2017年,唐红玲研究生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优越生活,主动到农村追寻梦想。至今,她仍深刻地记得她第一次到三秀山村的经历。当天,她在位于同安五显镇的东海学院站等619路公交车,等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坐上车。那时,学校周边的道路还在修建,泥泞不堪,坐在公交车上颠簸不已。

在公交车上,漫长的农村道路让唐红玲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不禁有些迷茫,但当她到达鑫美园,在农场里转了一圈,感受到当地村民的热情,看到地里劳作的人,了解到合作社发展愿景以及对人才的渴望后,她觉得这里是可以实现农业梦想的地方。隔天,她便把行李带到三秀山村开始工作。

创业鑫美园

初到鑫美园,恰逢合作社正在向农旅结合转型升级,唐红玲切身体验到民营企业生存的艰辛。在全体社员的支持下,唐红玲与团队尝试种植巨型南瓜,希望吸引游客。她们采取不同的种源,变换温度、光照、肥料等措施,但是都一一失败,耗时两年多。合作社看到团队的韧劲,支持她们继续尝试。唐红玲和团队也不气馁,反复试验,终于找到新品种“水土不服”的原因,100多斤的巨型南瓜长出来了。后来,比人还高的蛇瓜、长在树上的茄子、迷彩葫芦等新奇瓜果不断推陈出新,游客纷至沓来,鑫美园接待游客量迅速攀升。

2.png

唐红玲在田间观察作物生长情况

历尽艰辛取得的成功十分宝贵,鑫美园成了唐红玲及其团队的“创业乐园”,她决心再创新亮点。2019年初,在唐红玲与三秀山村党支部的筹划推动下,三秀山村与鑫美园联合建设“三秀百草园”中草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按照人体五脏六腑划分不同区域,种上相应的中草药,让游客直观地了解各种植物与人体健康的关系。为了充实草药资源,唐红玲查阅相关资料,通过线上线下购买草药苗,目前已经收集中草药300多种,成为普及中草药知识、企业发展研学、旅游的重要场所。2019年,三秀山村入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三秀百草园”成了游客前来观光的“打卡”之地。

“作为农业企业就要体现社会担当,可以先开发中草药产品为农民探市场,若产品的口碑好,再鼓励村民种植中草药,企业保价收购利用。”唐红玲的这一想法得到了合作社大力支持,她主持开发了山药系列、草药茶、药用淮山等系列产品,成了鑫美园和村民的重要创收来源。“既要满足企业需求,又要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唐红玲说,鑫美园的生产活动,正从初加工向深加工逐步迈进,不断提高其产品附加值,将为三秀山村、村民、企业带来更多的收益。

图片1.png

唐红玲与种植人员在田里劳动

才聚振兴路

如今的鑫美园已经发展成为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福建省三星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食材供应企业、福建省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厦门市科技特派员中医药产学研示范基地,成功转型为集农业种植、农业研发、中草药康养、教育培训等多产业为一体的现代化都市农业。

充分发挥鑫美园的科普功能,是合作社转型发展的初衷。唐红玲针对不同群体的科普对象,量体裁衣,让人们尽可能多地理解并掌握农业相关知识。她结合自己专业背景知识以及鑫美园资源条件,开发了具有鑫美园特色的农业研学课程,已被近两万名学生开展研学项目时应用。

随着业务的发展,鑫美园意识到由传统农业种植项目向现代农业种植项目转型过程中,技术力量的重要性。唐红玲将培养更多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合作社发展的重要抓手。她积极促成聘请农业专家加入到乡村振兴队伍中来。

图片2.png

唐红玲向前来调研的领导介绍鑫美园观光农业发展情况

在她努力下,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明艳林应邀担任三秀山村“职业农民导师”,率先在厦门市实施“职业农民导师制”,将秋冬季相树种番橄榄人工种子研制及在生态景观林相改造中应用、厦门市科技特派员山药产学研示范基地等多个农业科研项目落户三秀山村。专家团队希望通过长期的合作引导,用培养研究生的模式持续性地、聚焦式地培养新型农民,帮助三秀山村完善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因素,希望更多‘新型职业农民’扎根农业。”唐红玲正是秉持这样的初心,以其爱岗敬业、聪明才智和奉献精神,在农村合作社这种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引领创新创业风潮。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