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㊿包成书:“柰”住时间守果香
2022-06-22   作者:陈玲玲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包成书,1977年生,古田县益宝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先后获得2020年度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古田县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2021年度“先进个人”、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图片1.png

包成书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五届古田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从昔日长满荆棘的荒山,到如今生机盎然的果园,这变化凝聚了包成书多年的心血。17年来,他将自己的人生与油柰紧紧缠绕,在家乡的热土上种下了“绿色梦”。

荒山种出“柰”心果

古田县位于福建省东北部,物产资源丰富,气候温和,种植油柰历史悠久。酸酸甜甜的油柰不仅是古田的名优特产,也是包成书记忆里最美好的家乡味道。凭借着对农业的喜爱,2005年1月,他在古田县城东街道仕坂村九松山承包了210亩荒山,走上了种植油柰的创业道路。

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山顶光秃秃的,出行只有坑坑洼洼的泥巴路。”包成书花了3年的时间,修了一条从山脚通往山顶的12公里水泥路。然而,因为缺乏科学管理,对柰病虫害防治及灌溉未到位等,油柰种植的第一年,果苗成活率只有60%,同时,由于果树的树龄太小,扎根不够,遭遇台风等恶劣天气,损伤很大。

种植之路屡屡受挫,带着不服输的“倔脾气”,包成书边学边干,虚心向专家和有经验的果农请教。在他看来,果苗都是有生命的,照看果苗就像照顾婴儿一样。他精心管护着每一株果苗,常常在果园里一待就是一整天。就这样渐渐摸出门道,成为种植油柰的“行家里手”。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年的艰难耕作,果苗成活率达到95%,荒山终于飘出柰果香。

图片2.png

包成书(右)与福建农林大学陈发兴教授(左)交流油柰种植经验

俗话说,一人走得快,众人行得远。2012年9月,包成书成立古田县益宝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扩大种植规模,组织大家“抱团”闯市场。在经营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通过建设油柰绿色防控体系和果园机耕路网系统,完善果园的灌溉系统,带领合作社发展绿色生态果园。

几年潜心经营,合作社的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目前,果园的油柰有5000多株。“2021年年产仕坂晚柰32万斤左右,年产值155万元左右,预计今年还会增加不少。”算起收入账来,包成书满脸笑意。

图片3.png

古田县委副书记郑圭冬调研气调冷藏库

为提升油柰的保鲜和贮存技术,提升果品质量安全水平,包成书还建设了一个面积15亩的蔬果产后处理化中心,冷藏库容300吨,拥有蔬果初加工生产线一条,日处理量达到20吨,大大减少了采后水果的损失与浪费。农产品初加工中心带动了周边水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就业岗位10多个,临时就业岗位70多个,人均增收4000元/月,带动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农业是个投资周期长,回报慢,风险大的行业。“只有踏踏实实去做,从品质发力,才有可能在这条路上走得长远。”看到合作社发展得越来越好,村民们也致富了,包成书信心满满。

仕坂油柰“晚”来香

图片4.png

仕坂晚柰

“品牌是市场的‘绿色通行证’,要让油柰在市场上站得住脚,必须要有自己的特色,走品牌发展之路。”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是包成书一直以来的追求。得天独厚的区域气候环境造就了“仕坂晚柰”这个优良品牌,“仕坂晚柰”个大、果甜受到市场的追捧。2019年1月,“仕坂晚柰”被认定为绿色食品。

图片5.png

包成书与福建农林大学“三下乡”社会实践队合影

打品牌不容易,让品牌有价值更不容易。包成书瞄准电商、微商等新风口,让油柰走上互联网的大通道,连接大市场,大大拓宽产品销路。同时,他还推出认养新模式,让消费者来认养果树,合作社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消费者一起享受丰收的喜悦,一起体验生产过程的乐趣,做出“仕坂晚柰”的价值。

喜尝致富甜头的同时,包成书不忘为农户“传经送宝”,分享农业知识技术。2020年,他通过益农信息社平台,为周边果农开展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推广、政策法规、村务公开、就业等信息推送和现场咨询,协助开展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土地流转、农业综合制法等业务。

图片6.png

2021年古田县益宝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培训班

此外,他还经常聘请福建农林大学的专业老师为周边果农培训“古田早柰大树移植、仕坂晚柰花期管理、芙蓉李生草法栽培”等课程,让果农少走了许多农业技术弯路。

“仕坂,这是一片热土。”这是包成书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他希望在未来能够通过自己带动更多的有知识、有文化、有理想的年轻人返乡创业,精耕新农业“沃土”,共同建设家乡。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