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53)吴应力:“种”一方好玩的莲田
2022-06-23   作者:何菁锦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吴应力,1978年生,中国共产党员,莆田市城厢区莒溪图图家庭农场负责人,获得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称号。

53.吴应力:“种”一方好玩的莲田(何菁锦)82.png

吴应力为荷园艺术造景

“藕花深处田田叶,叶上初生并蒂莲”。走进莆田市常太镇溪南村,远远望去,一片百亩荷塘映入眼帘,荷叶蹁跹,花影朦胧,散发出淡淡清香,引人入胜。

今年45岁的吴应力是这片荷塘的主人。2017年,他将挖掘机开进溪南村,创办了莒溪图图家庭农场,将原本荒草丛生、无人问津的抛荒地改造成了集种植、加工、观光、休闲、饮食、研学为一体的生态特色农业综合体。荷园每年可吸纳当地30多名农民就业,年创产值200多万元,不仅成为莆田市规模最大的荷花园,也成为常太镇、城厢区,乃至莆田农业旅游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新景点。以农为业,扎根农村,靠着一方荷田,吴应力走出了一条乡村振兴、增收共富的新路径。

爱“折腾”,荒地种出莲田

吴应力出生于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洋西村,由于城区向北拓展新区的政策规划,他成了名副其实的“拆二代”。但他并不想因此“躺平”,他说,莆田市近几年如火如荼进行中的美丽乡村建设深深吸引了他,他想抓住新机遇,响应中央关于发展“三农”和乡村振兴的号召,投身农村,通过开发生态农庄创业。

2017年,吴应力看中了常太镇山清水秀的自然资源,于是自筹200多万元,一次性流转、承包了溪南村八卦王自然村100多亩抛荒地,为期15年。

“100多亩基本农田,草长得比人还高。”吴应力说,那一年,他开着挖掘机、拖拉机,起早贪黑地将这100多亩抛荒地重新平整,规划沟渠,打造田埂,并且先后三次前往三明市建宁县考察白莲产业,学习种植技术。创业至今,他始终坚持科技种田,引进三明建宁及南平武夷山武夫镇优质莲种;主动联系福建农林大学,设立校企共建实践基地;参加福建农大、省农业厅举办的科技培训班,坚持有机循环生态种植。在他的努力奋斗下,昔日的抛荒地,成了如今年产万斤莲子的致富“聚宝盆”。

53.吴应力:“种”一方好玩的莲田(何菁锦)824.png

荷园风光

传帮带,村民“门口”赚钱

“像我们老人来荷园工作是非常适合的,住的也很近,都是自己的乡亲,一天工作8个小时,又不累,就坐在这里用手剥莲蓬,剥15-20担也都可以的。”60岁的莲农王秀英笑着说。

溪南村是革命老区村和东圳水库重要移民迁入村,作为党员,吴应力立志要帮助这片红土地上的村民摆脱贫困,共同奔富。不论是在荷田建设初期,还是莲子采收高峰期,他都尽量吸纳当地村民在家门口就业。“现在年轻人都去外地经营和谋生,家里剩的都是一些留守老人。”“有很多老人都过来,赚一些她们自己的零花钱。”吴应力表示,现在,农场固定用工将近10人,用工高峰期达30多人,甚至一些年轻村民闻讯辞掉了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工作,主动到荷园务工,这样既有稳定收入,还能就近方便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

几年来,莒溪图图家庭农场每年给当地村民发放工资等报酬就将近50万元。此外,吴应力还手把手教当地村民一起种莲子,把更多闲田盘活成莲田,形成规模。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包括信田农科等多家企业,相继在莒溪盆地的下莒、溪北、过溪等村开辟甜玉米、火龙果、百香果等粮果蔬种植基地,共同赋能乡村振兴发展。

53.吴应力:“种”一方好玩的莲田(何菁锦)1311.png

吴应力在犁田劳作

荷园里,农旅融合相长

“我们就是想渐渐把这里做成一个综合性的娱乐休闲和体验生活的一处场所。”吴应力说,他深知只靠单一种植业,无法支撑起巨大的经济投入和人工成本,于是他按照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加强种植技术管理,引进“一品一码”模式。同时,在荷园基础上,依托毗邻“九龙谷”“九鲤湖”旅游风景区的地理优势及莒溪盆地丰富的历史文化、生态资源优势,建立了一个“游、购、吃、住、玩”相融合的生态农业综合体。

在荷园里,有10几间老房子都被吴应力租用、改造出来,供游客观荷、品茶、就餐,还新增了图图有机菜园、戏水农田、帐篷宿营、自制莲子饭、戏水长廊等运动、休闲和娱乐项目;在荷园餐厅,游客可以享受到荷园莲子汤、莲子饭、荷叶茶、莲子馒头等多种有机菜品。为了做大图图生态园,吴应力曾多次前往杭州余杭、温州瑞安等地学习取经。

“近几年,农场和品牌研学机构合作,建立起引流渠道和荷园精神文化。”吴应力说,仅2022年上半年,荷园就接待了100人以上学生团队13支,“五一”假期三天共接待游客1000多人次,2022年全年游客可突破2万人。

谈及未来发展,吴应力表示,农场将以农业旅游为先导,做大共同致富蛋糕;以旅游规划为突破口,做优服务保障条件;以提升环境品质为抓手,做好美丽乡村建设。

责任编辑: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