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54)叶必得:医道养蜂出深山品牌
2022-06-24   作者:白冰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叶必得,1965年生,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养蜂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先后获得浦城县“第二批优秀人才”、浦城县“五一劳动奖章”、南平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称号、全国供销金融杯十大领军人物第一名、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图片1.png

“叶会长为我们提供蜂蜜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服务,还尽力帮我们解决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南平市浦城县富岭镇村民张章平说,目前,大家正在筹划如何推广品牌,希望能通过互联网销售打破区域局限,拓展蜂蜜及蜂蜜产品的销路。

张章平口中的“叶会长”,是浦城的“养蜂达人”叶必得。他是国家职业中医全科医生,浦城县农业农村局特聘农技员、南平市专职科技特派员;同时,也是浦城县养蜂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南平市蜂业协会党支部书记。

图片2.png

养蜂技术的“传播人”

中医全科医生与蜜蜂养殖的“甜蜜结缘”,要从2003年说起。那时,叶必得对蜜蜂养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从亲戚那儿运来几桶蜂开始尝试。刚开始因为经验缺乏,蜜蜂容易患病,导致蜂蜜产量不高。这让中医出身的叶必得钻起了“牛角尖”。蜜蜂容易患上中囊病,一旦有蜜蜂被传染,就会影响整个蜂群。

借助到福建农林大学进修的机会,叶必得用三年时间完成了蜂学院的本科课程。通过不断深入钻研中药防控蜜蜂疾病、蜂王嫁接技术、野桂花蜜提取等技术,结合养蜂实践,他总结出了自己的一套养蜂经验。“经过实践发现,不干净的蜂箱容易成为细菌和病毒的载体,所以必须在繁殖期前,对蜂箱进行消毒。”叶必得说,导致患病的隐患排除了。那么,如何有效防止蜜蜂逃群,是增加产卵量和蜂蜜产量的关键,学习并熟练掌握蜂王嫁接技术,则让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支撑和孜孜不倦地钻研,叶必得从“门外汉”成了“养蜂专家”。

图片3.png

2012年2月,叶必得担任起浦城县养蜂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一职。在他的带领下,协会立足当地实际,主打生态品牌,致力于拓展农村科普工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引领蜂农依靠养蜂技术致富,为乡村振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2016年,协会参加海峡两岸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研讨会,成功对接台湾东势林场,签订了共同推进浦城县林下经济发展协议,为浦城县对外市场开拓迈出了关键性的一步。

“蜂养得好不好,关键靠技术;产量高不高,关键在天气。”叶必得介绍说,协会每年都会组织会员开一次交流会,进行技术经验交流、产品推介和展示活动等。“收蜜时一定要留足口粮,否则,蜂就跑了。”在一次技术交流会上,叶必得向会员们传授着自己多年的养蜂经验。他说,收蜜时,一定要关注蜜源,如果蜜源已不多,此时你若将蜜糖全部取走,蜜蜂就会因没有口粮而整群飞走。他的这一技术让不少蜂农受益。

“养蜂协会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技术支持,还能让我们的好蜂蜜打出品牌,让好蜂蜜卖出好价钱。”蜂农项家汉说,协会对蜂蜜的质量要求很高,不允许会员的产品以次充好,自然就会赢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

脱贫致富的“贴心人”

“只要来学养蜂技术的,我都会教,一些家庭条件比较困难的,我们也会送些蜂箱给他们。”叶必得始终关注贫困群体,关心他们的生产发展,细致耐心指导传授他们养蜂技术。

图片4.png

不同的蜂种,不同的气候,不同的季节,养蜂的技术各有不同。“我养了6年蜂,虽然通过自己的不断摸索,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一个人闭门造车,总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协会刚好为我们提供了技术缺陷。”一位会员说自己在学习交流中,不但学会了留住蜂群的方法,还学会留住蜂王的方法。“以前好的蜂王经常留不住,后来在交流会上学到了一个宝贵的经验,把蜂王的翅膀剪去一半,它就不再飞走了”。

“对,慢慢地拿出来,观察的时候要仔细,翻转的时候要轻一点……”王华珍曾是该镇上桥村的一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因身患淋巴癌而成为了贫困户。她的丈夫没有经济来源,只种了2亩口粮田糊口,家中还有2个儿子和母亲需要抚养,生活拮据。叶必得知王华珍家中情况后,主动与她签订“帮扶”协议,免费赠送5桶蜂(内含4片蜂片)给她,并定期指导其养殖技术。该县曾有167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均与养蜂协会签订了帮扶协议,协会广泛吸收贫困户会员,为他们脱贫致富带来了新渠道、新方法、新希望。

目前,养蜂协会有3000多群中华蜂、意蜂等蜂种,分布在富岭、石陂、九牧、盘亭等乡镇,年产蜂蜜约3万公斤,产值500多万元。“协会曾帮扶的建档立卡80多户贫困户均实现脱贫,现有的230多名会员人均年收入也已突破5万元。”叶必得说道,下一步,协会将带领会员一起研发蜂酒、蜂蜡、蜂疗等蜂产品,并通过发展电子商务等渠道把蜂产品销往各地,让好产品走进千家万户。

图片5.png

“我们协会里面还有6户残疾人在养蜂,目前养殖最好的是石陂镇佘墩村的一家养殖户,现在他发展到了90多箱。”叶必得说,发展残疾人进行养蜂致富,也是当前合作社在努力的一个方向,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提高“造血”能力,这样才能在奔小康的路上走的又稳又快。

创新发展的“领路人”

叶必得深知“打铁还要自身硬”,他不断追求创新发展。为了提升浦城蜂蜜品质、提高养蜂技术水平、拓宽营销渠道,叶必得经常上山深入养蜂场地观察生态环境、研究蜜蜂生长状态,并自费到上海、厦门、福州以及省内外考察,为浦城蜂蜜拓展市场做了大量工作。

“做农业,就要做好‘吃苦受累’的准备,咱们的生态环境这么好,只要能科学养殖提高质量和产量,想方设法拓宽销售渠道,通过养蜂增产增收致富的愿望肯定能实现的。”叶必得对养蜂产业发展充满了信心。近年来,他通过指导成立养蜂专业合作社、帮扶困难蜂农等方式推广养蜂技术;通过独资成立蜂之溢家庭农场、技术入股溢琛源蜂业养殖合作社等方式,与蜂农形成了利益共同体;通过“协会+合作社+农场+蜂农”的方式抱团发展,以进一步抵御市场风险。

图片6.png

如今,浦城县养蜂协会拥有了自己的品牌,积累了丰富的养蜂经验,建立了养蜂基地,成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发展的“训练营”“讲习所”,协会还获得南平市科普先进集体、福建省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优秀项目单位等荣誉。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叶必得表示,将继续引领协会会员和蜂农大步迈进新时代,集聚群众智慧,保护绿水青山,为乡村振兴作出更大的奉献。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