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丨典型案例(68)邱文凯:讲好“野熊部落”的甜蜜故事
2022-07-01   作者:白冰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人物简介:

邱文凯,1990年生,野熊家庭农场负责人,先后获得南平市“优秀农村实用人才”、邵武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暨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标兵”、2021年度福建省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等多项荣誉。

图片1.png

泉水叮咚,可以转化成无穷的电力;高山险峻,也蕴藏着富饶的资源;蜜蜂虽小,也能带来巨大的财富。“清新美丽的环境”,听起来好像与“繁荣发展的经济”并不相关,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是在这美不胜收的山间,邱文凯从一只玲珑可爱的蜜蜂身上发现了商机。

2021年4月22日,南平市首届“乡村新活力”网络主播大赛颁奖仪式落下帷幕。经过激烈角逐和层层选拔,邵武市沿山镇周源村养蜂青年邱文凯荣获“网络榜样主播”第五名。“上千人报名,高手如云,能够进入专业组前五名确实不容易。”捧着获奖证书的邱文凯兴奋地说:“这次网络主播大赛为闽北农特产品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蹚出了一条新路子”。

为甜蜜事业 赴坎坷历程

1990年,邱文凯出生在一个山区村,5.5万亩山林,郁郁葱葱,绿意无边。山泉在林壑间淌过,留下一串叮当的旋律,盛夏时节,各色野花次第开放,成群的蜜蜂在林间的花丛中飞舞。中学毕业后,在城里闯荡了几年的邱文凯了解到蜂产品蕴藏的商机。对于家乡的环境,邱文凯说:“那里林多花多,环境优美,非常适合投资少、见效快的养蜂产业。”2016年,他毅然决定回到故乡“林下淘金”,撸起了袖子,决定在养蜂事业上大干一场。

然而,养蜂的道路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起初,邱文凯学着父辈的土法养蜂,但父辈们的方法养出来的蜜蜂数量少、蜂蜜的产量低,且技术落后,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为了提高养蜂技术,邱文凯走访三明、江西等地,向行家学习养蜂技术,先后参加了南平市蜂业协会举办的养蜂技术培训班、福建农林大学蜂学院的“蜂业科技培训班”、福建省家庭农场带头人培训班等。经过多方充电学习,邱文凯学习并掌握了成套的蜜蜂养殖技术,日益成长为一名养蜂能手。

图片2.png

蜂友一起到野熊蜂场参观学习与交流

2018年10月,邱文凯通过以干得助的方式,争取10万元的南平市蜜蜂标准化示范场创建项目资金的支持,在家后山创建野熊家庭农场,配套完善养蜂生产设施,并探索出冬暖夏凉的阶梯式地穴养蜂法,注册了“闽北野熊”蜂蜜商标,通过标准化、规模化养殖土蜜蜂,打响家乡的优质百花蜜品牌。

逐时代浪潮 酿甜蜜生活

眼前,这依山而建的野熊家庭农场就是邱文凯创建的蜜蜂养殖场,他利用竹林里的山坡地势建起了阶梯式的活框养殖区、地洞养殖区,养殖蜂群规模不断扩大。设有蜂蜜贮存间,所产的蜂蜜生态、卫生、优质,经专家组现场验收,成为了南平市级蜜蜂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和福建省级家庭农场示范场。这也让邱文凯收获着返乡创业带来的喜悦。

“文凯富有创新精神,他把蜂箱建在土里,叫地洞养蜂,让蜜蜂有一个避暑的地方。树上挂着的那些木桶,是效仿古法养蜂,可以保持蜂蜜的原生态。”邵武市农广校副校长丁小玲说,邱文凯注重产品质量,他的标准箱蜂蜜产量达30斤,蜂蜜全部都是封盖成熟蜜,原生态、带着花香,浓度可以达到42.5度。

图片3.png

为了增加蜂蜜的附加值,邱文凯还着手研制蜂蜜酒,目前蜂蜜酒的存储量已达2吨。“产品有了,但销售还是个问题。”邱文凯坦言道,产量少的时候可以通过亲戚朋友介绍,微信朋友圈推介,要把品牌做强做大得有新动能。近年来,随着网络直播带货模式的兴起,善于把握时代脉搏的邱文凯紧跟潮流,专门买来拍摄器材,做起了“网络直播”和抖音视频。

产品旺季几乎每天一个视频,现场直播时声情并茂、幽默风趣地推介着自己的产品。不知不觉间,他的养蜂直播视频已圈粉2.7万人,产品卖到了广东、广西、重庆、四川等地。“网络直播只是一个开始,后面的路还很长。”邱文凯希望能够通过新型的销售模式,将本地生态资源优势转化成质量品牌优势,以品牌力量带动乡村振兴。

甘当领头雁 托起振兴梦

上世纪90年代,周源村依靠丰富的森林资源,靠山吃山,甚是富裕,坊间流传着“嫁女要嫁周源郎,山上木头砍不完”的佳话,那是远近闻名的“明星村”。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周源村产业经济逐渐走向衰退,800多人的村子,如今常住人口却不足100人。看到这种状态,邱文凯心急如焚:“周源是生我养我的地方,世世代代的祖辈在这里生活,我要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乡村繁荣起来。”

图片4.png

邱文凯组织贫困户到野熊蜂场学习

2018年5月,邱文凯协助镇政府开展养蜂扶贫项目,与沿山镇2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了扶贫协议,在邵武市扶贫办的项目支持下,给每户贫困家庭送五箱蜜蜂。经过他细心指导、手把手教授养蜂技术,同年7月,平均每户收蜜30斤,贫困户都露出了幸福的笑容;2019年,又增加了26个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寄养的方式,每户分红30斤蜂蜜,户增收2000余元……邱文凯的帮扶工作,还辐射到了外乡拿口镇。“今年我养了5箱蜂,割蜜50多斤,有3000元的收入,要感谢小邱,他是个热心肠的孩子。” 83岁的何明清老人对邱文凯心怀感激。

如今,在邱文凯的帮扶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民走上了养蜂致富的路子,乡亲们靠养蜂鼓起了“钱袋子”。六年多来,邱文凯带着梦想一路追花逐蜜,养蜂数量从最初的5箱增加到现在480箱。他的“野熊部落”也在各大视频平台上成功注册认证,并加上了“V”标识,更具流量与权威性。此外,他还积极入驻各种网络销售平台,不断扩大提升家乡蜂蜜影响力与品牌效应。

邱文凯用“电商+直播”的模式,开辟了产品销售的新渠道,为甜蜜的事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未来,他希望继续为家乡农业产业升级开辟新途径,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