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农广校:引导人才聚力乡村振兴
2022-07-05   作者:何菁锦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近年来,福建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积极挖掘和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以人才促产业,以人才育人才,持续推动人才乡土化,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奠定了重要的人才基石。八闽大地上,基层干部立足乡村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农技人才扎根田间地头,推广农业科技,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返乡青年紧抓时代机遇,开展创新创业,打开乡村振兴新局面。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195.png

刘才春(右一)在芭蕉芋种植基地为贫困户现场指导种植技术

“带富”一个村

产业有特色,农业有亮点。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刘才春既是三明市泰宁县大田乡金坑村的村主任,也是当地洋芋产业发展的领头人。他创建的泰宁县读书山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专注洋芋“产加销”一条龙产业化发展,振兴地方特色农业产业,让大田乡成为远近闻名洋芋产业特色乡镇。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363.png

陈清在青创直播间进行直播

以产聚人、产旺村兴。“村子要发展,肯定要留得住人”,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陈清作为宁德福安上白石镇里垄坑村村民委员会主任,一心想要在这个隐藏于深山、闭塞又贫困的自然村里发展特色产业,带富村民,留住乡愁。他积极组织村民成立福安市占西坑农民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又乘着省、市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的“东风”,成立全省首家面向农村创业就业、促进脱贫致富的综合服务平台——“占西坑”乡村众创空间,引导优秀青年返乡、在乡创业。

作为基层干部,厦门市翔安区大宅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陈锦芳紧紧抓住发展集体经济这一“牛鼻子”,带领村民创新探索,走出“一粒火龙果”建设美好家园的特色发展之路。2016年,他牵头成立富美大宅火龙果专业合作社,吸纳农户入社,以社区集体和农民承包的土地、林地等自然资源入股合作社,通过“支部+合作社”模式,实现火龙果产业从“零散经营”到“抱团取暖”的转变。发展起来的大宅社区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产业优势,吸引大批青年落地创新创业,成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典范。

“盘活”一方田

谁来种地?谁来把地种好?

现代农业离不开科技支撑和推动。在莆田市涵江区,不少农民通过互联网下单,请来机械为自己的农田服务。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878.png

林叶熊现场操作无人机

“2018年至今累计作业20万亩次,节约用水约9500吨、农药使用约500万元和人工成本200万元以上。”莆田市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经理林叶熊介绍,现在人工喷洒只能做到10-20亩/天/人,无人机作业则可达到300-400亩/天/人。从莆田市城厢区坂头村到福建省内外,农村实用人才林叶熊的无人机植保技术和他创建的“信田农服”互联网数字农业服务平台,让农业社会化服务“飞”至万家。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1081.png

俞永椿熟练地驾驶着插秧机

“插秧不用弯腰,治虫不用下田,粮食不用晾晒。”在三明市沙县夏茂镇,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沙县夏茂益鑫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俞永椿,通过推广水稻制种机械化,让制种农民过上轻松的好日子。

“有没有一种农业经营模式,既能获得收益,又能让农民不用那么辛苦地在社会底层中挣扎求生?”闽清县白中源凤家庭农场主王永源几年来一直在探索微农经济模式,通过小农户、适度规模的农场的抱团发展,实现优质单品组织化、标准化生产,并有机对接中高端市场,提升农业运营效益。为此,王永源创办“微农学堂”,传播微农经济思维模式,孵化大批志同道合的小农场业主,在现代农业发展上创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闯出”一片天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越来越多有文化、懂技术的年轻人才返乡创业,在广阔的乡村大地上书写别样的青春。返乡大学生王秀珍就是其中的一位,她创办的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带领乡亲们发展百香果产业。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1497.png

王秀珍(左一)在查看百香果品质

“创业之初就是想把家乡的农特产品推向全国,与更多的人分享家乡的珍馐。”武平县黄金果协会执行会长、优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秀珍表示。如今,优达农业已成长为集种苗繁育、栽培、鲜果加工、产品研发、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经营百香果龙头企业。

近年来,地处闽粤赣交界的原中央苏区县——武平县,多措并举,相继出台《武平县“梁野英才”聚集计划》《关于进一步强化“梁野英才”高质量聚集的实施办法》《武平县柔性引才实施办法》等人才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积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变劣势为优势。

同为偏远山区的柘荣县坚持“外引内培”,通过“师带徒”模式,实施“示范带动”工程,积极培育优秀带头人,吸引在外乡贤及大学生返乡创业,涌现出“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缪带弟等一批返乡创业优秀典型。

齐聚乡村 打造人才“热土”1854.png

缪带弟(左一)在葡萄园里修剪葡萄

在良好的人才政策引导下,缪带弟借力使力,从“一栏猪”发展成三产融合的“花果山”,从一位产业发展带头人成长为共青团组织的青春楷模。

“主动做好宣传发动、组织协调、服务支持等各项工作,加强青年创业帮扶平台建设,促进青年创业扶持政策全面落实。”被选任为宁德团市委副书记、柘荣团县委副书记的缪带弟,把服务青年创业就业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

人才振兴不光政府在引导,社会也在探索实践。南平市光泽县止马镇仁厚村的陈清创建联农农业专业合作社,以创新稻花鱼产业为创业平台,引导优秀青年返乡、在乡创业,培育了一支带不走的乡土人才队伍。

一个好的带头人,带富一群人,带活一个村,越来越多农村实用人才“竞技”乡村,在乡村这片“热土”上演绎了一个个精彩纷呈的发展故事。

责任编辑: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