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之石 筑振兴之路
2022-08-05   作者:叶陈芬   来源:闽东日报

火红的八月,收获的季节。驱车在宁德福安市赛岐镇象环村的通村公路上,只见乡野间成片的葡萄大棚蔚为壮观。

“果园种植的葡萄有十几个品种,主要还是‘阳光玫瑰’。”象环村葡萄种植户陈招旺介绍,现在“阳光玫瑰”葡萄已经上市,主要特点是脆、香、甜,价格是巨峰葡萄的两三倍。

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成功引种巨峰葡萄以来,福安葡萄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目前葡萄种植面积达8万多亩、总产量近1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5亿元。随着葡萄种植技术日臻成熟,种植户也迈开新步伐,尝试发展优质新品种、推进高标准葡萄园建设、培育“葡萄+”发展模式等,推动葡萄产业做大做强。

一颗葡萄,“甜”满山乡;一朵菌花,香飘万家。

标准化菇棚里,通体雪白的银耳在营养菌棒上盛开;加工车间里,新鲜银耳经过精深加工,制成精品干货、冻干银耳、曲奇饼干等产品;电商产业园里,一个个直播间热火朝天,一份份银耳产品通过网络销往全国……从培育菌种到加工销售再到食用菌文化的挖掘,在宁德古田县,食用菌全产业链产值已经突破200亿元。

乡村振兴,特色产业要当好“压舱石”。近年来,宁德市立足丰富的山海资源优势,致力念好新时代“山海经”,做好精准定位、转型升级、融合发展“三篇文章”,做优特色现代农业,构建起“一县一业”的特色产业格局,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持续促进农民增收。2022年上半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5.02亿元,同比增长5.6%。

同时,宁德市在农业产业发展过程中,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融合创新、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融合壮大,开展“三产三新三链”融合试点,探索全产业链发展之路,促进农业多环节增效、农民多渠道增收。积极鼓励各地拓展农业多种功能、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加快培育“互联网+农业”“文化体育+农业”“康养+农业”“旅游+农业”等新业态,一个个最美乡村、最美渔村、金牌旅游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走进蕉城区三都白基湾海域,新型塑胶渔排上建起了海上“风、光、储、充、用”一体化试点项目,实现海上渔排不间断供电,带动绿色低碳养殖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插上腾飞的“翅膀”。

近年来,宁德市通过开展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工作,将所有传统木制渔排升级改造为新型环保塑胶渔排,推动大黄鱼、海参、鲍鱼、海带、生蚝等海产品绿色发展。去年,全市水产养殖产量突破100万吨,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0亿元。一些村集体和渔民还发展起渔旅结合的海上田园综合体,实现“一产接二连三”发展。

数据显示,2021年,宁德市实施特色现代农业项目73个,新建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52个。推动“国鱼计划”,开展省级深远海养殖设施装备建设、水产品加工和仓储保鲜能力建设,深水大网箱等新型生态养殖达1.2万亩。渔排“光储+”、菇棚“光伏+”等一批产业融合项目建成投用,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试点县项目在古田、福安有序推进。

激活“链”动能,拓宽振兴路。下一步,宁德市将继续推进优势农业提效专项行动,抓好蕉城区“国鱼计划”、福鼎国家现代农业(茶业)产业园、古田国家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园建设;加快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培育新业态,进一步提高古村文创、“水乡渔村”“金牌旅游村”建设水平,力争今年“8+1”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2150亿元。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