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宁德市柘荣县英山乡石古兰村,茶农顶着烈日整修茶园。
英山乡盛产茶叶,石古兰村海拔800米至1100米,昼夜温差大,常年云雾缭绕,土壤矿物质丰富,非常适合种植高品质白茶。
石古兰村紧扣“农旅兴乡,茶药富民”发展思路,以“石古兰香,野放茶村”为主题,坚持绿色发展理念,着力打造以“石古兰”野放茶基地为主,水果、林下种植等多元结合的特色茶村,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石古兰村是英山乡特色产业发展的缩影。近年来,英山乡科学编制产业发展规划,深化茶药产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融合,不断推进茶药产业转型升级。全乡现有茶园8000多亩,茶叶基地示范点4个(石古兰、仙岩岭、半岭、田头洋),茶叶加工企业30多家,年产白茶140多吨,在全国发展经营门店46家,并拥有“石古兰”“南岭仙岩”“仙岩岭”等优质白茶品牌3个。
同时,该乡大力发展以太子参为主的中药材产业,培育了柘参种业、天人仙源里、章荣农业等示范企业3家,出产的太子参获得市场广泛认可。
眼下正是猕猴桃结果的季节,在英山乡半岭村迦百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猕猴桃种植基地里,猕猴桃挂满枝头。
基地里,村民正给猕猴桃“体检”。“无损测量仪可以在不破损表皮的情况下,快速测量出猕猴桃的含糖量、营养成分,数据全部达标后,猕猴桃才能采摘。”该合作社负责人林凤兰介绍,目前,该基地种植猕猴桃百余亩,年产值达300万元。
近年来,英山乡鼓励在外乡贤回乡创业。2015年,林凤兰回到家乡流转荒地500亩,建立奇岚山猕猴桃标准化基地。
半岭村还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淳朴的民风、独特的茶果农业产业优势,围绕“茶果飘香、岭上人家”建设主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先后建成房车营地、特色民宿、兔子观光园、观景台、餐吧等旅游设施,实施村内道路仿古改造提升、村口“半”字文化广场建设、村委文化广场建设、房屋立面改造、公厕改造等项目,打造舒适的旅游环境,吸引更多游客慕名而来。
官安村也是发展特色旅游典型村落。官安村位于英山乡北部,是国家传统村落,村内较完整保存了5幢清代古宅、4座民国大厝。2021年,英山乡与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电视综合频道中心、福建工程学院签订了“广电乡村振兴新模式”共建点战略合作协议,围绕“多方合力、媒体助推、社会参与、资源共享、全面振兴”的新模式,通过整合古民居和民俗文化资源,遵循修旧如旧原则,修缮保护古民居,提升整村环境,逐步将官安村打造成集旅游、摄影、民宿等为一体的文化旅游新名片。
“半岭和官安的旅游项目都与英山乡重视发展特色旅游,助力乡村振兴分不开。”柘荣县副县长、英山乡党委书记李睿华介绍。近年来,英山乡依托境内交溪大峡谷、官帽岩、仙岩顶等自然景观,深化农旅融合,以打造乡村振兴样板村为目标,以明清古民居、古渡口、人民公社等历史文化资源和茶、药、果等农业资源,推进全域农游战略部署,走好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打造英山耕读文化村落、熊状红色文化村落等一批特色乡村文化观光村落。同时,推进各村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化建设,推动传统农业向生态化、观光型特色农业转变,建设凤洋杨梅、半岭猕猴桃、何家山芙蓉李、王社沃柑(补充)等休闲采摘专业村,积极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融合发展,整体推进形成“点上出彩、线上出新、面上出效”的英山农旅新格局。
特色产业多元化发展为乡村振兴加码助力,如今的英山乡因特色产业而兴。“未来英山乡还将围绕特色产业解锁更多增收‘密码’,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加强特色产业建设,形成‘一村一品’发展格局,推动产业扶贫与产业振兴有效衔接。”李睿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