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赛岐:党建引领强村富民
2022-08-25   作者:张文奎 汤若妃   来源:闽东日报

经历了整个夏季的忙碌,宁德福安市赛岐镇葡萄果农们的脸上挂满了增收的喜悦。走进象环村,家家户户抓住葡萄尾季,忙着接订单,联系物流。“今年我们村大约产出葡萄1000万公斤,投入市场后,村民每亩可收益两万元,我们村集体也因葡萄产业能创收50余万元。”象环村党支部书记陈晓斌说。

  乡村振兴,产业为基。近年来,赛岐镇坚持党建引领,统筹基层党员、村干和乡贤能人资源,大力推行党委领航、支部领路、党员领头、群众参与的“四头联动”工作机制,紧扣村集体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主线,引领党群齐心干项目、建产业、闯新路。大力实施“一村一策,一村一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提升工作,打造出象环葡萄、江兜枇杷、苏阳杨梅等优质品牌形象,实施以狮子头、象环、秀洋、泰康等组成的“美丽乡村”“红色乡村”“乡村振兴示范村”等一批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生态旅游项目,走出了一条依靠产业兴旺推动强村富民的特色路径。

  赛岐镇党委组织各村与属地规模企业广泛结对,携手联建“同心”支部,推行“党建联动、产业带动、资金推动、项目促动”等合作模式,实现以工带农、以农促工。

  助力农村“一村一品”产业发展,赛岐镇积极建立“技术指导、资金支持、村企共进、品牌打造”四大平台。通过投入产业补助资金,出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争取上级资金配套奖补实施方案,帮助一些经济薄弱村“有思路举措,没资金资源”的发展难题。

  平台支撑,技术赋能。赛岐镇种植葡萄的农户居多,进入9月,葡萄田便进入了闲置状态,经科学谋划和综合研判,该镇党委率先在福安市实施了葡萄棚下套种马铃薯的生产模式,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粮食种植面积,又提高农民收益,让“闲田”不闲。同时,镇里会选派科技特派员下乡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助推马铃薯种业发展。目前,全镇试点套种田共种植马铃薯500亩,亩产可达900至1100公斤,批发价在每公斤0.5元至1元,每亩可增收2000至3000元。

  “我们坚持‘内训’与‘外培’相结合,广泛组织村级党组织骨干力量和农村致富‘带头人’‘新农人’赴江浙等先进地区学习取经,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带头人队伍能力素质全面跃升,辐射带动赛岐近万名低收入农户兴业增收。”赛岐镇党委书记陈柏崇说。

  推动产业发展,项目提供后劲。赛岐投入了产业强镇示范建设补助资金1000万元,建成苏阳村农产品物流中心、泰康茶叶初制厂、葡萄分拣冷藏工厂、福安巨峰葡萄酒加工厂、江兜村葡萄园引水灌溉基础建设工程等16个产业强镇项目。

  “以象环葡萄产业为引领,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投入400万元乡村振兴项目资金,启动葡萄园品质提升、葡萄园观光步道建设以及污水管道提升工程建设等项目,为办好福安葡萄采摘节提供有力支撑。”陈柏崇说。

  “象环村通过与福安市安果汇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合作,建设标准化厂房打造葡萄分拣基地项目,既推动葡萄产业链延伸,注入电商物流活力,同时盘活村集体资源,为村集体经济创收13万元。”赛岐镇组织委员、副镇长陈敏说。

  共绘产业蓝图,赛岐镇要求各村结合资源禀赋,选准主打产业产品,实施至少一个品牌创收项目。坚持“育产业、延链条、强龙头、创品牌、增效益”思路,完善“互联网+农业”平台搭建,发挥电商服务中心作用,加速葡萄、枇杷、杨梅等电子商务发展,积极拓展销售途径。坚持做优品牌,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平台为葡萄赋码,加强地理标识产品、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认证。大力发展观光园、采摘园,继续办好采摘节,将农业与旅游、农业与文化、农业与技术有机结合。如今,福安巨峰葡萄品牌价值达70.82亿元。

  赛岐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重要抓手,在坚持以象环葡萄、苏阳杨梅为代表的“2+N”特色现代农业作优作强的同时,围绕“一村一品”,推出“红色狮子头”“人文秀洋”“茶香泰康”等靓丽名片,同时推动宅里食品加工业、长岐船舶修造业转型升级,大力开发资源优势,积极推广支部领办合作社模式,实现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同向同行、党建载体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党员锻炼与群众致富同力同赢,跑出强村富民“加速度”。 

责任编辑:何菁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