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时节,宁德市周宁县浦源镇端源村田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晚香玉花卉种植基地里,50亩晚香玉娇艳欲滴,幽香扑鼻。花农们正抢抓花期,在一座座花棚内采摘、搬运,及时供应市场。
周宁县平均海拔800米,高山立体小气候使得这里常年凉爽宜人。立足这一自然优势,该县全域布局高山冷凉花卉产业,种植面积2700多亩,产业链产值近3亿元,带动近千人通过流转土地、基地务工、发展产业增收致富。
遍地花香 种出亿元产业
24日,走进周宁县盛周花卉基地,花农们正忙着采收、分拣、包装多头小菊,准备销往广东、上海等地。据介绍,该基地花卉种植面积400多亩,以百合花和小菊为主,花卉年产量达800多万枝,产值1000万元。
近年来,周宁县立足实际,精准定位,编制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促进花卉产业“三链”融合发展政策措施,强化资金和用地保障。县里先后引进无锡向山兰园、盛周花卉、三杉科技等30家花卉苗木企业,建成大花蕙兰、香水百合、多肉植物等一批生产基地,形成从种苗培育到种植、从销售到展示的花卉产业链,产值近3亿元,“小花朵”长成亿元产业。
四季花开不断,让村民腰包鼓了起来。“基地刚成立时我就来务工了,每年收入有3万多元,家门口上班真好!”在盛周花卉的包装车间里,村民魏倩芳一边包装多头小菊一边说。
受益的不只村民小魏,位于“鲜花产业带”上的溪坪村,通过与福建盛周花卉产业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向企业租赁20亩大棚发展花卉产业,带动50余人就业,村集体收入突破20万元。
周宁县还争取上级花卉产业资金1800多万元,县级配套扶持资金500万元,对建设设施大棚、冷藏保鲜库、自动化设备及创龙头、创地标等给予相应奖补,并配置“大棚贷”等金融产品,鼓励引导花企加大投入、补齐短板。目前已培育省、市级龙头花企2家。同时,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400多个小农户掌握种花本领、分享产业效益,人均年收入达3.6万元。
科技支撑 花卉种质“芯”突破
在七步镇后洋村福建三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组培室内,女工们正认真地进行多肉种苗的培育、筛选。
“我们基地以研发多肉种子为主,每年有上百个新品种在这里问世。”基地负责人陈寿强说。该公司于2021年开始种苗的培育生产,目前,大棚种植种苗量达200万颗,车间储备种苗达1000多万颗,今年已销售500多万颗种苗,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随着花卉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周宁县强化科技支撑,鼓励开展新品种研发、种子种苗繁育,引导和推动企业成为花卉产业技术创新主体,实现从“种花人”到“育种人”转变。
为此,周宁县投资6500万元,建成“金种子”保种和孵化培育中心、花卉组培中心,与福建省农科院、云南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开拓高山冷凉花卉种质“芯片”。
三杉生物科技公司成功掌握89个多肉品种培养基配置、生根生长等一揽子技术;向山兰园拥有农业农村部认证的18个植物新品种权,大花蕙兰种苗占全国市场60%份额;天蓝蓝公司收集200多个杜鹃花优良品种,种植养护、嫁接造型等技术领先业界;盛周百合与省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共建“园艺种苗繁育应用示范基地”。
目前,周宁县花卉企业已研发培育新品种86个,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授予实用新型专利14项、发明专利2项。
延长链条 花经济四季常开
“我们的‘夏鹃’,花色丰富,花型多样,赶紧下单啦!”25日晚上7点,在“天蓝蓝花之乡”抖音直播间内,主播王永光正铆足了劲带货,开播几个小时销售额便超过1万元。
2012年,王永光返乡创业,在坂坑村成立福建天蓝蓝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培育上百个杜鹃花品种。受疫情影响,花卉基地线下销售受到冲击,公司与坂坑村委联合探索线上微拍堂直播销售模式,通过电商拍卖杜鹃盆景。目前,天蓝蓝公司已进行了上千场直播,售出杜鹃3万多棵,销售额达2000多万元。
搭乘电商发展快车,周宁县不断培育壮大花卉产业基础。近年来,该县打造“周宁有鲤”区域公共品牌,大力发展“直播经济”以及“旅游+花卉”“电商+花卉”等新业态,向山兰园、天蓝蓝、三杉生物等一批花企在抖音、快手平台人气火爆,电商收入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
“荒地变花园,游客络绎不绝,村集体入股创收近20万元,带动30多户农户就业增收。”坂坑村党支部书记宋玉春介绍,依托姹紫嫣红的杜鹃花海,该村连续举办五届杜鹃花文化旅游节,实现“花旅联姻”。
鲜花种植催生了赏花经济。周宁因地制宜,串联“花鲤小镇”“百亩荷塘”“油菜花海”“杜鹃花海”等热门花旅目的地,游客一年四季皆可“观花海、逛花市、赏花艺、过花节”,2021年吸引游客60多万人次。
“当前,周宁正全力打造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高山冷凉花卉强县,力争至2025年建成高山花卉特色小镇或花卉产业集中区两个,花卉种植面积达6000亩,全产业链产值达6亿元以上。”周宁县政协副主席陈源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