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哥”的养螺经
2022-09-08   作者:林金才 范世鹏   来源:闽北日报

image.png

试验田里的田螺

5.jpg

黄轩(左一)在稻田里忙碌

近日,在南平市建阳区麻沙镇新溪村,“养螺能人”黄轩细心地察看稻田间田螺的生长情况。

2017年,在麻沙镇党委、政府的号召之下,“80后”黄轩回到家乡,开始研究田螺养殖。一开始并不顺利,他精心打造的多处试验田均以产量低、品质差而告终,然而黄轩并不放弃,开始不断试验,并对每一次数据进行记录,细致摸索田螺的生长习性、成活率、病害等,同时主动向上级农业技术部门以及专业农业技术人才请教,不断提升自身技术。

在黄轩的不懈努力之下,2021年他养殖的中华圆田螺达到每亩600公斤。如今,他已经成为了人们口中的“80后螺哥”,周边的种养户甚至省外的种养户都纷纷上门请教,目前在全国各地共招收了40余名学员。

随着技术不断地成熟完善,黄轩琢磨发展“稻螺综合种养”模式。“‘稻螺综合种养’是充分利用水田的立体空间,结合田间浅水面、稻田系统的空间和生态环境,在种植水稻的同时养殖田螺,既拓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空间实现两者优势互补,又有效提高农田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及产出效益。”

黄轩介绍,这种模式是将种植水稻与养殖田螺有机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通过田螺在稻田中活动及物质交换,增加水稻根部的溶氧与营养物质吸收,促进水稻的生长,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同时稻田中的浮游生物、杂草、稻花等可为田螺提供充足饵料,实现稻螺共生,互惠互利。“通过这些年在摸索病虫害预防,气候温度观测,溶氧量、pH值以及菌相藻相测试等相关技术,在这种模式下,每亩螺产量达400公斤,且螺肉品质更佳、更饱满。”

“返乡开始从事田螺养殖至今已有五年了,我也是通过不断的技术摸索总结出来的经验,‘稻螺共生’是一种新型的养殖技术和养殖模式,我希望将经验分享给更多的人,带动大家共同参与进来,共同实现富裕。”黄轩表示。目前,在黄轩的带动之下,新溪村、永兴村、杜潭村、留田村等周边村已发展了50余亩“稻螺综合种养”试验田,预计带来总收益可达45万元。

责任编辑:小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