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新发布的《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将中国成人高血压诊断标准由≥140/90mmHg下调至≥130/80mmHg。标准调整后,不少泉州市民直呼,自己一夜之间就成高血压患者了,是否需要用药?对此,记者采访医生进行了解。
标准调整 “不小心”成了高血压患者
“看到下调信息后,我赶紧翻看了一下刚拿到手的体检报告,没想到成高血压患者了。”市民陈女士说,报告单显示,她的血压检测值为135/80mmHg。按照此前的诊断标准,这一结果属于“正常高血压高值”。但随着新诊断标准的启用,她被划为高血压患者的行列。因为饮食作息不规律,加上工作强度大,刚30出头的陈女士常感身体不适。不过,她认为自己还年轻,对于体检报告中的血压数值,并不是很在意。但如今,她不禁疑惑,自己是否需要吃降压药。
“被高血压”的还有市民小王,在他看来,调整有调整的好处,“其实,在这个区间内(130/80mmHg—140/90mmHg)一样会有患病风险,而且相对于低血压的人群,患病率更高。这也提醒我们要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了。”
不必担心 调整意图在于“治未病”
据悉,高血压病是全世界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疾病之一,可以引发很多疾病,如冠心病、脑梗死、肾病等。卫生部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22年高血压人数已达2.45亿。18岁以上患高血压的居民占27.9%,这个数字表明,我国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3人患有高血压。按新的诊断标准估算,患者数量将增至近5亿,1/3国人都将成为高血压患者。
“其实,美国等西方国家早在几年前就将这一标准调整至130/80mmHg。此次标准改动,是建立在国际研究和后续国内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换言之,这一高血压新标准已普遍得到国际认证。”泉州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戴若竹认为,下调高血压诊断界值,虽然会使纳入高血压范围的人群增多,但不必“谈病色变”,其意图在于将防控端口前移,使更多过去“正常高值”人群被确诊,更早关注血压,及时进行追踪监测、药物治疗和长期管理,从而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
控制血压 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
据悉,高血压从发病原因看,具有一定的遗传性,很多高血压患者有家族病史,这属于原生性高血压。不过,更大比例的发病是由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因素共同造成,这属于继发性高血压。
当前,国内患有高血压的年轻患者非常多,与之此相关联的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精神紧张、失眠、熬夜、肥胖等。戴若竹说,其所在科室经常会接诊年轻的高血压患者,有一名初中生令他印象深刻,因为学业压力,加之身体肥胖,这名学生一下子就被诊断成高血压。
对于血压值在130-139/80-89mmHg之间的中青年高血压患者,戴若竹建议,不一定要马上用药,通过积极的生活方式干预就能使血压恢复到理想范围,如控制饮食、减重增肌、少吃盐、戒烟戒酒等。
此外,他还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年度评估,除了常规体格检查外,还应监测体重和腰围,进行心脏、血管、脑血管、肾功能、眼底等相关检查,有助于筛查高血压对身体器官造成的影响,并能及时发现高血压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