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平:联兴党委“一网”促振兴
2023-04-12   作者:李韧筠 詹国兵   来源:东南网

“新年伊始,我们在苦竹洋农产品加工运营中心,为联兴党委新建了一间近100平米的议事场所,名字就叫做‘赤立方’。”4月8日,笔者走进延平区赤门乡苦竹洋村,但见阳光透过落地窗洒进议事厅,融合9个行政村代表性农产品做成的特色文化IP趣味盎然,联兴党委负责人邱岩介绍说。

在这处全区首个功能型联合党委组织阵地内,延平区赤门乡的各村党支部联动合作、共享资源,以组织联建促产业联兴,有效打破了就村抓村的路径弊端,推动单村“独角戏”变成村村“大合唱”,趟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赤门乡位于延平区东北部,农地多以山垄田为主,地理格局成为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生产的瓶颈,也导致了全乡产业基础的薄弱。怎样做大做强农业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直都是困扰各村振兴发展的老大难题,而联兴党委的出现,为振兴赤门提供了全新思路。

“农产品加工中心已投产运营,我们可以谋划整合土地流转和劳动力用工,共同做大蔬菜产业。”

“发展烟稻轮作产业能给村民和村集体带来较好收益,各村可以引导连片化扩大种植,我可以帮助申请对接种植面积及技术支持。”

“我来对接闽江学院物电系的师生,为苦竹洋自然学校项目和育特农业项目的数字智慧内容提供支持。”

……

从各村独享资源,项目规划只限于单个村内,到一村引入资源即可辐射整个乡村振兴示范带,联兴党委通过“跨村联建”以强带弱、强强联合,利用下设的烟稻、果蔬、乡村旅游3个功能型产业党支部,推动多链融合,让更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也为经济发展留住了人。

“现在村里面搞这个农产品加工运营中心,很多跟我一样外出打工都回来了,除了工资,把闲置土地流转给村集体还能有一份收入,现在在家有事做、有钱赚,还能照顾到老人小孩,真的赶上好时候了!”有着12年党龄的杨新锬也是产业党支部成员,他说当初果蔬产业党支部与村党支部联合谋划时,考虑到村内常住的200多人中有八成以上都是老人和留守儿童,发展传统果蔬种植业并不合适,便在去年引进建成了农产品加工中心,带动农业结构调整与农特产品流通。

如今这座占地1200平方米的农产品加工中心每年可处理2千吨以上新鲜果蔬销往福州等地,通过资产入股分红与流量分成,每年便可为村集体带来40多万元经营性收入,带动60余人就业,也带动了西马、东墙等邻村农户参与洽谈土地流转。

通过“1245”工作机制,联兴党委将全乡融合成了“一张网”,实现了各村在“网”内实时共享信息和资源。

“南平市中元投资有限公司正在寻找青少年自然教育基地投资场所,哪个村有条件合适的闲置资产?我们可以帮忙联系。”

乡村旅游产业党支部在每月例会上共享的信息很快就在苦竹洋村下了一场“及时雨”,让一所已经沦为村民堆放杂物、饲养牲畜的80年代闲置小学,脱胎换骨成为了数字智慧与学工学农学军实践教育的青少年“自然学校”。

“按照区委贯彻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的工作要求,我们乡以区域化‘组织联建、产业联兴、治理联抓、资源联享、品牌联创’,有效推动示范带产业发展和社会治理共同提升。”赤门乡党委书记张永嵘说道,目前由联兴党委成员负责的9个项目也正在有条不紊推进之中,通过党建联合的叠加效益,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组织率先融合带动全面融合,实现全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通讯员 李韧筠 詹国兵)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