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城县塘前乡的华丽蜕变
2023-08-23   作者:胡晓靖 张柏光 罗彦 黄晓烨   来源:中国福建三农网

龙岩市连城县塘前乡地处国家4A级风景区后麓,空气“富氧”、土壤“富硒”,素有冠豸山“后花园”的美誉。该乡离县城仅12公里,下辖6个行政村,地处外山的塘前、上琴、水源、迪坑4村借助环冠豸山骑行路建设、乡政府所在地的优势,党建基础牢,基础设施全,开发力度大,环境建设优;而内山的罗地、张地2村则地处偏僻,各项工作相对薄弱。

图片1.png

张地村老盈山风光

薄弱村 后进村 共建带来村村兴

“每次来‘取经’都有新收获,回去以后要重新调整思路,着力打好‘生态罗地’这张牌。”近日,罗地村驻村第一书记陈永洋带着党支部“一班人”再一次来到党建先进村塘前村取经学习,罗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赖保福有感而发。这是塘前乡实施党建“牵手工程”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在“冠豸山下党旗红”活动引领下,塘前乡深入实施近邻党建,创建“豸下莲乡”党建联建,成立了“豸下莲乡”党总支。在“豸下莲乡”党建联建的推动下,水源村和塘前村共同打造“文化旅游+生态农业”产业发展模式,村财收入达50万元以上。

以实施党建“牵手工程”为抓手,该乡根据“豸下塘前·文明有象”的目标定位,通过“村村联建”“村企共建”“村单位结对”三种模式,整合党建资源,推动强村带弱村、后进村跟先进村,实现村村同建、整乡推进,将6个村“牵手”在一起。

通过“村村联建”,该乡在人居环境整治、乡村治理等方面共同发力,各村党支部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着力构建了组织共筑、资源共享、产业共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模式。不仅解决了农村发展资源、动力不足等突出短板,还推动了优势产业的发展,构建“乡村文旅+休闲农业”产业体系,蹚出了一条党建引领、百业兴旺的乡村振兴新路子,所辖6个村的党支部全部跻身先进行列。

破房子 烂泥塘 活化利用成景点

走进塘前,十几口荷花池边杨柳依依,池中荷花灼灼,一幢幢古宅修葺一新,观赏路上游人如织,笑语欢歌。据原塘前乡人大主席江仁铭介绍,如今“人丁兴旺”的塘前乡,前些年却是车辆要掉头、行人绕着走的地方。

近年来,该乡依托豸下莲乡区位优势和“环冠豸山”片区建设,围绕“旅游+骑行”“旅游+农业”“旅游+文化”充分挖掘历史文化、生态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旅居康养、研学教育、知青文旅、农耕体验等乡村旅游新兴业态,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养生健康等产业有机融合。

为打巧“文旅牌”,该乡先后投入1500余万元,修缮利用藏有纪晓岚墨宝的“进士第”、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旧址——“宝鉴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贻谷堂和有积楼等古宅旧址。累计投资近2000万元,清理改造28口“垃圾池”,并引进10余个荷花品种大面积种植,以“荷”为媒,打造“莲塘烟雨”特色景观。利用荒废的旧厂房,筹资建起全市首家以知青题材为主线的知青文化陈列馆,展品7000余件,每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图片2.png

待播种的莲塘一角

图片3.png

塘前知青陈列馆负责人张媛扉正向游客介绍展示图片

此外,该乡还积极引进福建臻骑士国学康养发展有限公司,运用民间资本开发建设神马谷、盈山湖、云霄岩等景区及旅游配套项目,与飞鹰户外、青年旅行社等企业初步达成研学合作意向,加快推进大学生体验实践和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建设。

贫脊地 山垅田 引入项目变产业

塘前乡的6个行政村有不少贫脊地、山垅田,不适宜种稻栽薯,该乡便致力打造休闲农业样本,在抓好烤烟生产、水稻、地瓜种植等传统产业基础上,在“两地”上做文章,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高优蔬菜和莲子、葡萄、芙蓉李、圣女果等休闲农业种植,增加农民收入。2022年,全乡创社会总产值6.38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251元。

“今天客户订购了100筐,没时间喝茶唠嗑了”。在塘前中学旁的锦欣生态葡萄园,主人林满金正将刚采摘的“阳光玫瑰”一串串地往筐子里装。据她介绍,在“豸下莲乡”的推动下,她于2021年投资90余万元、流转土地20余亩建起的生态园,今年盛产,早熟的“夏黑”加上正在上市的“阳光玫瑰”,产量可达5万多斤,创产值60万元。

而在罗地村新岭自然村的尚福鑫专业合作社旗下的香菇种植基地,由13户村民加盟的专业合作社,前期的6万棒菇筒己牵满菌丝,正上架等待收成,二期4万棒正加紧加工、接种。据负责人罗钦华介绍,一旦收成,可创产值近百万元。

图片4.png

罗地村党支部书记、主任赖保福与种植大户罗钦华查看香菇生长情况

根据当地土壤富硒的特点,该乡还建成连城U糖富硒大米产业基地暨富硒产品体验馆,依托U糖(连城)健康产业有限公司和烟草公司供销一体化供应链优势,实施富硒大米深加工项目,打造“米豆宝”、“米黄金”、富硒米汤等富硒饮品,创新农产品的产业新格局。

脏乱差 争吵闹 综合整治焕新风

每月逢5日,在塘前村的大街小巷、河边沟旁,都能见到一个个胸佩党徽、拔草拣杂、清淤疏渠的党员身影。“别看这支不起眼的志愿者队伍,他们每年拔杂草、拣垃圾上百吨,为环境整治可是出了大气力。”村党支部书记、主任钟启英夸赞道。

据了解,近年来,塘前乡把乡村治理摆上重要议程,全乡6个村全面通过市级“两治一拆”验收,成功创建无裸房乡镇。经深入实施村庄清洁行动,该乡先后建设了乡污水处理厂及各村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使用。实行集镇主街道“三线”下地、道路“白改黑”改造提升和房屋立面改造,有效提升了乡村面貌。河流断面水质、森林覆盖率、空气质量等指标持续保持全县前列。

图片5.png

传统古村落迪坑村新建的文明有象墻

此外,塘前乡还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在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不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和淳朴民风,先后评选“文明家庭”“美丽庭院”“五好家庭”“最美媳妇、婆婆”等各类典型75人次。先后获评第十二、十三、十四届省级文明乡镇、省级乡村治理示范乡和市级平安乡镇,迪坑村获评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张地村获评市级文明村居,塘前村、水源村获评省级文明村居,罗地、张地、水源、迪坑村被授予市级平安村居……

通过强弱村共建、古宅旧址活化利用、特色农业发展、乡风文明综合整治,原本山上无资源、地下无矿藏、地上无产业的典型“三无乡”,在短短的数年间蜕变得焕然一新,实现了组织强产业兴乡村美,如今的塘前乡已是风景独具,游人纷至沓来,老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胡晓靖 张柏光 罗彦 黄晓烨)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