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23日,在墨脱县德兴乡荷扎村,高接换种的白肉枇杷开始分批成熟。(受访者供图)
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西让村,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姜帆(右一)在传授白肉枇杷种植技术。(资料照片,受访者供图)
核心提示
春节将至,在西藏林芝市墨脱县背崩乡地东村,村民平措和维色试种的白肉枇杷已经挂果,即将迎来收获期。
作为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墨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下,没有自己的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念好新时代“山海经”,福建省农科院专家为当地产业发展把脉问诊。他们带来福建最新科技成果与现代农业理念,带领村民通过高接换种、茶园套种,从无到有发展白肉枇杷产业,手把手培育乡土人才。
如今,福建白肉枇杷在西藏墨脱试种成功,一支本土技术骨干队伍正在成长。按照计划,墨脱县白肉枇杷种植面积将达到1万亩,实现亿元年产值。
去青藏高原种枇杷
去年11月23日,“80后”平措第一次离开家乡,与8名同乡前往3600多公里之外的福州。他们此行的任务是学习枇杷栽培管理经验。
“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面积的连片果园。”在福清市一都镇,平措第一次近距离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魅力。当时,一都镇5万亩枇杷正值盛花期。平措一行跟着果农学习疏花疏果、树体修剪、施肥技术。在这里,他们才知道枇杷还能被加工成枇杷膏、枇杷酒等产品,卖出更高的价格,甚至枇杷产业还有专属的卡通形象。
平措是土生土长的墨脱人。
墨脱县位于西藏东南部,有“莲花秘境”之称。它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东南麓,是雅鲁藏布江进入印度阿萨姆平原前流经我国境内的最后一个县。自西向东奔流的雅鲁藏布江,在东端遇到南迦巴瓦峰阻隔,改道向北,随后回转南奔,切出一段落差近5000米的深沟绝谷。墨脱便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之中。
秘境之中,别有洞天。北侧高山阻挡了西伯利亚冷空气,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带来大量暖湿气流,使墨脱成为青藏高原上的“江南”。加上海拔落差大,不同气候带的植物都能在这里茁壮成长。你甚至可以在墨脱一睹热带雨林景观。墨脱县境内野生动植物资源极其丰富,有“世界动植物博物馆”“世界生物基因库”之美誉。
然而,这个“高原孤岛”长期以来没有成规模的农业产业,直到2013年结束不通公路历史后,才尝试种植茶、藏药材等作物。
“能否根据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发展本土优势特色水果产业呢?”2021年3月,墨脱县领导在多方牵线搭桥下,找到了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寻求技术支持。经过全面考察与全域调研,福建专家提出了一套产业规划:发展早熟白肉枇杷产业。
一方面,墨脱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尤其适宜枇杷栽培。在墨脱县德兴乡易贡白村原始森林的陡壁上,专家发现了野生枇杷资源——椭圆枇杷古树。墨脱栽培枇杷还具有显著的早熟优势,与云南蒙自、四川攀枝花同为全国枇杷最早成熟的产区之一,在早春水果市场极具竞争力。
另一方面,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枇杷育种研究领跑全国,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先后选育出10多个新品种,并引领着枇杷产业发展方向。国内枇杷当家品种“早钟6号”,就源自该团队选育。近年来,该团队致力于白肉枇杷研究,选育出的“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等白肉枇杷品种,在枇杷市场开辟了一个全新赛道,效益不俗。
2021年10月,墨脱县政府与福建省农科院签订院县框架合作协议,决定引入福建的品种与技术资源,全力打造早熟白肉枇杷产业。
白肉枇杷试种成功
2022年春天,福建省农科院专家入驻墨脱,开始试种白肉枇杷。一开始找到平措的时候,平措摆摆手谢绝了。原来,早年当地政府也曾引种过枇杷,通过资金补贴引导村民发展庭院经济,利用房前屋后空间种植。但效果不尽如人意。
“品种老化,品质差,不适应市场需求;管理跟不上,技术落后,有的果树长期失管,长到了六七米高。”福建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副研究员姜帆以福建省科技特派员的身份来到墨脱,后自愿申请挂职。姜帆说,经过产业把脉,福建专家团队为当地量身定制了一套栽培方案:对老树进行高接换种;依托早年发展的万亩茶园套种嫁接苗。
然而,计划实施起来比想象中困难得多。“能不能种得活?种活了能不能结果?结果了卖不卖得掉?”平措发出了“灵魂三问”。
为了打消群众顾虑,姜帆和团队成员走村串户,一家家敲开村民家门,谁家愿意种就定为试点,从福建运来穗条和苗木,请来熟练工,一步步做给他们看,手把手带着他们做。但他慢慢发现,当地一些群众还存在“等、靠、要”思想,接受新理念新技术过程慢,发展农业依然靠天吃饭。
穗条嫁接后,要及时抹去底部砧木上的新芽,以保证营养集中供应,部分群众置若罔闻;新苗定植后,要浇定根水,部分群众说是多此一举,老天肯定会下雨,结果成活率上不去;挖大坑施基肥要充分拌匀,有的农户甚至连有机肥的包装袋都懒得解开……
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姜帆既当导师,又当监工。坑挖得够不够大够不够深,水浇得透不透,疏花疏果到不到位……事无巨细,全程查验,验收不合格就重新来过。
与此同时,姜帆开始选拔培训技术带头人,就地发展一支带不走的乡土技术人才队伍。当地认定的村级科技特派员、科技专干、村干部、有发展产业意愿的村民,都是姜帆的发展对象。他们要接受嫁接、水肥管理、拉枝修剪、花果调控、病虫害防治等全流程技术培训,还要经历严格的考核。经过层层选拔与淘汰,9名核心技术骨干脱颖而出。
平措就是其中一员。2022年,他所在的地东村,300株老枇杷树全部完成了高接换种,并在3.4亩茶园中示范套种新苗63株。2023年开春,其中的7株小苗在定植1年后,结出了14串“三月白”白肉枇杷。
当地特意召开了一场品鉴会。墨脱县领导、县直主要部门负责人、村镇代表现场品鉴“开春第一果”。“果大、肉厚、汁多、蜜甜回甘、肉质细腻。”由于人多果少,只能“一个果分八瓣吃”,但源自福建、在墨脱落地生根的白肉枇杷新品种依然“惊艳”全场。
这也给了更多农户信心。第一年试种成功后,更多村民加入了试种白肉枇杷的队伍。平措所在的地东村,也充分利用8亩多闲置土地,扩种170多株枇杷树。
枇杷产业有了内生动力
刚刚过去的2023年,墨脱白肉枇杷种植渐成规模。全县1万多株老树完成了高接换种,茶园套种新苗2.8万多株,同时还培育了两家本土种苗生产合作社,可以实现枇杷嫁接苗本地供应。
更让姜帆欣慰的是村民观念的变化。
“他们逐渐意识到,农业要高产增效,离不开现代科技助力与精细化管理。”姜帆说,以往上门开展技术指导,村民爱答不理,“推一把,走一步”。现在不同了,接受了现代农业洗礼的村民从“要我干”转向“我要干”。专家一来,他们便主动围上来,“你看我这嫁接口削得对不对,坑挖得标不标准”。有时还有令人惊喜的创新。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村民搬来长条石,在枇杷树四周围一圈,以减少水肥流失。
逐渐成长起来的技术骨干,不仅自己干,还带着乡亲干。
结束福州之行后,德兴乡德兴村村民布琼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带头人。他脑子灵光,学技术上手快,但以前只会做、不会说,一发言就卡壳。如今,他已经可以独立到多个村庄为其他村民提供技术指导了。
眼下,墨脱正探索打造“三地一链”高原亚热带特色产业。其中的“一地”,指的就是“高原枇杷产业先行地”。按照计划,当地将发展白肉枇杷1万亩,实现过亿元年产值。为此,墨脱县先后与福建省农科院6个研究所签订11份技术服务协议,全产业链推动白肉枇杷产业高质量发展。
越来越多的现代农业理念与技术落地,让墨脱白肉枇杷产业有了更足的内生动力。
福建省农科院与墨脱县共同成立墨脱县亚热带经济林果高质量发展专家工作站。福建省农科院协助引进中国工程院院士喻景权的新能源智能栽培技术在墨脱落地。由于当地电力供应不稳定,发展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面临现实困境。这套技术则能充分利用光伏发电、高低落差等自然条件,解决枇杷智能化栽培中的供能问题。
在福建省农科院助力下,墨脱还与福建省经纬数字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搭建了国内首个数字果业(枇杷)平台。在不远的将来,墨脱的每一株枇杷果树都将拥有自己的“身份证”,实现枇杷从果园到消费者手中全程可追溯。同时,果农遇到生产难题,足不出户,一键就能寻求全国专家在线答疑解惑。
墨脱枇杷种质资源丰富,是野生枇杷椭圆枇杷的原产地。福建省农科院在此建成了全国第一个国家枇杷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墨脱分站。分站将承担枇杷种质资源收集、鉴定、评价等科研任务。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墨脱白肉枇杷即将迎来又一轮采收。随着白肉枇杷即将实现量产,姜帆正与当地共同思考产业下一步发展计划:如何统一打造墨脱早熟白肉枇杷品牌;如何做好品质管理,实现标准化生产;如何开拓销路,让墨脱枇杷进入更广阔的市场;如何与当地文旅产业相融合……(张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