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重示范、育亮点。全市新申报17家省级小作坊示范点创建单位高出省定申报标准11家的54.5%;新培育省市食品质量可追溯体系示范点30家(其中省级示范点23个);完成餐饮服务“明厨亮灶”建设2600多家,超过全市餐饮单位的四分之一。
二是细分类、增效能。完成了全市首轮食品药品风险分级评定并实行“一企一档”,全市共录入“四品一械”企业27714家、完成1613家企业的食品药品安全信用等级评定和5891家次餐饮单位的量化等级动态评定,并据此制定监管计划和监管频次,确保了监管科学性。
三是快应急、勤保障。完善应急管理机制,邀请市网络办专家开展舆情监测与处置应对培训,并在省内外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向媒体网站发布权威信息600余条、处置舆情9起,做到了未雨绸缪。同时,先手布局、提前介入、完成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莅宁调研等16场次重大活动(会议)食品药品安全保障任务,守住了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工作“零事故”底线。
四是抓安全、勇担当。先后与药械企业负责人签订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告知书》,全市共督查检查企业安全生产情况114家次,发现安全风险隐患78项(已完成整改59项、正在整改19项),向东侨区各类监管企业发放《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醒清单》《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责任告知书》等共计1800多份。
五是聚合力、促共治。以市政府名义出台了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制度,将去年试点开展的食品生产企业“吹哨人制度”推广至食品药品生产企业,并加强与中国食品安全报、福建东南网、闽东日报、宁德晚报等媒体的宣传协作,如数建成市、县、乡、村(社区)4级食品药品监管网格化运用平台并融入当地服务管理平台,营造了食品药品安全社会共治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