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業扶貧是促進貧困人口較快增收的有效途徑,也是鞏固脫貧成果的根本舉措。近年來,泰寧縣結合旅遊資源豐富的實際,把旅遊發展與精準扶貧緊密結合,探索出一條可持續、全覆蓋的産業脫貧之路。 2012年,泰寧被列入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8160人。2017年,泰寧縣全年共接待遊客457萬人次,實現旅遊總收入36.77億元;293戶880人通過旅遊産業帶動實現脫貧。目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降至118人,貧困發生率從2012年的7.67%下降到0.11%。 抓共建,機制創新不漏一村一戶 盛夏時節,泰寧喜迎八方遊客。今年,泰寧新增了一「景」。 從泰寧縣城出發,沿省道朝東北方前進約10公裏抵達朱口鎮音山村,路旁矗立著一座大型智能溫控大棚。棚內,五顔六色的小番茄挂滿枝頭;棚外,望不到邊的向日葵迎風綻放。 「小番茄采用無土栽培,十幾個品種,現摘現吃,除了提供遊客采摘,還以每公斤30元的價格直供福州多家高端超市。」大棚經營者是福建金湖牧歌公司,項目負責人鄭必雲說,公司已在音山村流轉近千畝土地,將圍繞溫室大棚在周邊建設一個集農業觀光和體驗活動為一體的休閑農業綜合體。 對項目進展,泰寧縣委書記呂國健尤為關注,因為這大棚的建成,可為包括音山村在內的7個貧困村每年分別帶來5萬元租金。這些村多散布在偏遠角落,其中,最遠的大龍鄉大布村,距縣城超40公裏。 近年來,得益于泰寧旅遊産業發展,很多村已率先邁上致富路。但旅遊資源並非村村都有,加上地理位置不佳,過去各自為戰實施産業幫扶,影響了一些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致富。 2015年4月起,省派三明市駐村工作隊提出「多村捆綁,飛地造血」思路,以解決傳統幫扶力量分散的問題。這得到泰寧縣委縣政府高度關注,並決定以交通最為便利的音山村作為項目所在地,試點「春風工程」。 各方合力推動下,7個村每村投入10萬元,「春風工程」專項補助140萬元(每村20萬元),省農科院專項補助100萬元,籌集各類資金400余萬元,建成智能溫控大棚15畝。 緊接著,7個村又成立股東會,注冊泰寧春風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擬以整體承包出租方式獲取收益。 「這裏生態好,這方式又為我們省去大量前期投入。」項目很快引起金湖牧歌的關注,他們決定作為承包方開展經營,保底每年支付每村5萬元租金,而且,隨項目效益逐年增長,租金將不斷提高。 各村從此有了穩定的「飛地造血」功能,根據協議,投資項目每年分配給各村的淨收益的40%歸村集體,用于村內基礎設施和社會公益事業;60%作為貧困戶的幫扶款,其中60%幫扶因殘因病缺乏勞動力的貧困戶,40%購置生産資料幫扶具有勞動力的貧困戶。貧困戶穩定脫貧後,收益再歸村集體。 既扶村集體又扶貧困戶、既扶項目又扶産業、既扶當前又扶長遠。目前,泰寧已全面啓動實施「春風工程」村集體收入增收三年行動計劃,設立1200萬元産業幫扶資金,優先把參與旅遊經營的村作為試點,目前已實施35個試點項目、49個村受益。 促共享,心手相連共奔富 「春風」吹拂,無旅遊資源的村無中生有,擁有旅遊資源的村正通過打造新型經營體系,建立利益聯結機制,共享發展紅利。 梅口鄉水際村地處金湖核心景區,上世紀80年代因攔河建壩,從現在的大金湖底部搬遷至現在的位置,一度因無序競爭,成為「照明靠竹片、吃糧靠回銷、用錢靠救濟、外出靠劃船」的省級貧困村。 2004年,村裏聯合金湖漁民組建漁業協會,並在縣裏支持下取得金湖漁業養殖承包經營權,改變以往只捕不養、漁業資源枯竭的局面。此後,根據這一思路又成立家庭旅館協會、遊船協會,形成三大協會,並推行公司化、市場化經營管理,持續做大蛋糕,成為「三明旅遊第一村」。 為讓更多人受益,2015年,漁業協會首次實施擴股,吸收周邊6個鄉鎮32個建制村的970多名農戶入股,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78戶273人,每股每年分紅2600元。此外,還優先提供就業,48人每人每年增加收入2萬多元。 一些成長中的龍頭企業正成為引領産業融合的先行者,共同奔富的領路人。 在梅口鄉政府所在地,一座清代中期徽派風格民居環抱于茶山之中,它從江西南城遷建于此,曆時3年,改造成茶文化主題民宿「狀元茗舍」。 庭院古樸雅致、茶香四溢,民宿共有茶文化主題客房9間,並設茶葉品鑒廳、茶葉展示廳、餐廳等,于2017年8月底開始運營,獲省級觀光工廠稱號。 「在茶園種茶、采茶,到茶廠制茶,住民宿品茶,遊客可全程深度體驗茶文化之旅。」福建狀元茗有限公司董事長陸耀全說,這是邁向三産融合的嘗試。對村民來說,産業的發展意味著更多的家門口就業機會。 2017年,在縣鄉兩級黨委政府支持下,狀元茗公司推出「茶地主」衆籌認養項目——梅口鄉擁坑村通過10萬元扶貧資金認購10畝公司茶園的5年承包經營權,認養期內由公司代為管理經營,公司以高于市場的回報給擁坑村作為收益,5年衆籌期結束後返還擁坑村認養金。擁坑村將收入用于扶持貧困戶的生産和生活。 提信心,激發脫貧源動力 美麗共建,紅利共享,泰寧目前有900多個貧困人口直接或間接參與旅遊發展。 大龍鄉大布村的戴貴庭,前幾年因父親長期體弱多病、女兒天生腦癱、妻子離家出走,成天無精打采,35歲的壯年成了貧困戶。 多次談心,典型激勵,在幫扶干部和村干部的共同努力下,曾經那個踏實肯干的戴貴庭回來了:第一年參加村裏培育的食用菌合作社,種植收益6800元;今年一人種2萬多袋,半年收入5萬元。他又抽空自學鍋爐維修,主動攬下合作社的維修工作。 同時,縣裏為他家量身打造「脫貧套餐」:父親被聘為河道專管員,女兒享受基金補助。 「扶貧攻堅,不是扶公約數,也不是扶平均數,而要精準到每個個體。」縣委副書記方劍峰說,扶貧工作是一個動態過程,幫扶必須多措並舉,系統組合。 通過産業帶一份、政策兜一份、種養保一份,47歲聶長文後顧無憂,準備放手大干一把,一口氣流轉30多畝土地發展雜交水稻制種。「有産業兜底,政府還免費幫我們一家投保意外傷害保險、計生家庭意外險,以後日子會越來越好。」他信心滿滿地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