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县里出台建档立卡贫困幼儿‘补差’政策,218名幼儿实现零学费入园。”7日,宁化县教育局局长吴革伟说,补齐学前教育这一环后,全县教育精准扶贫实现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全覆盖,不让一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孩子因贫辍学、因贫失学。
2016年,宁化县创新“三全三扶一档”教育精准扶贫(即全员参与、全面覆盖和全程管理;扶志工程、扶智工程和扶助工程;为每个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建立专门档案),突出“学前教育”“大学教育”两头抓精准帮扶。
一方面,出台建档立卡贫困大学生精准助学政策。从2016年起至2020年,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在校就读的省内、省外高校大专生和本科生,分别给予每学年4000元、5000元和8000元、10000元的资金帮扶。2016年以来,共为437人次建档立卡大学生发放资助金328.8万元。另一方面,从2018年起至2020年,对所有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入园适龄幼儿保教费实行“补差”,由县财政对享受国家助学金但未能达到所在幼儿园所需保教费的贫困家庭,按每年实际产生保教费进行差额补助。
既有两头抓的精度,又有“三全三扶一档”模式所体现的政策关怀。
今年暑假,在北大就读的曹同学回宁化边照顾家人边在工地做事。他的父母分别因灾因病致残,奶奶80余岁,生活艰辛。作为一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曹同学读中学、大学都享受了政府相关资助政策。
“‘三全三扶一档’教育扶贫模式是综合性系统性探索,重在实效,让政策雨露和人文阳光温暖每位贫困学子。”宁化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郑丽萍说,“三全”解决谁来做、做什么的问题,“三扶”解决怎么做的问题,“一档”着眼长效、体现负责任的态度。
比如,“一档”做到档随人走,实现动态跟踪、信息共享。“通过档案能全面了解学生成长脉络,有利于每个阶段采取不同措施,因材施教,最大程度达成育人目标。”吴革伟说。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宁化县委书记余建地说,教育是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宁化将从创新教育扶贫机制、完善教育扶贫体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等方面入手,出实招、下实功,全力保障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书读、读好书”“有学上、上好学”。
2016年至今,宁化共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发放县级助学金681.75万元,惠及贫困学生3543人次,帮助437名贫困学生顺利进入高校学习。
手记>>>
为这样的教育扶贫点赞
福建日报 项裕兴
精准扶贫,关键在于如何斩断穷根、脱贫而不返贫。
宁化是革命老区苏区,是2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之一,精准扶贫任务重、压力大。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在扶贫开发中具有基础性、先决性和关键性作用。因此,要打好扶贫攻坚战,教育扶贫是治本之策,它着眼于孩子的未来,推动其更好的自我发展并形成造血功能,从而带动家庭脱贫,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然而,教育扶贫周期长,出效果的时间也长。难能可贵的是,几年来,宁化抓住根本、着眼长远,持续深化“348”精准扶贫(即三步工作法,四因四缺分类法,八种帮扶模式)工作机制,下大力气探索出“三全三扶一档”教育扶贫模式,体现了当地党委政府的长远眼光和为民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