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条通往村里的路,2.2公里长、7.5米宽、2座跨桥,很短,却又很长,因为它通向群众的心,连起了干群鱼水深情。
驻村第一书记郭梅峰 摄
两年前,我作为福建省委组织部的一名下派干部来到宁德市寿宁县坝头村担任第一书记。当时的坝头村是省级建档立卡贫困村、革命老区村和少数民族村,全村共有306户1156人,其中畲族人口370人,村居分散。
至今,我还记得刚到村里时的第一印象——环境脏乱,村里几乎没有产业,交通不便,村民出行的道路是解放初期建成的盘山公路,九曲十八弯。基础设施的落后极大制约了坝头村的发展,群众出行不便,产业引不进来,增收致富更无从谈起。
要致富先修路,但修路得花大钱,这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事关坝头村发展大计,再难也要修,从县、市再到省,我上上下下跑了很多单位,经过多次协调汇报,2018年底,福建省交通厅终于将坝头到帽底自然村的道路列入三产扶贫路的项目库,并下拨了350多万元的专项补助资金。
都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让我没想到的是,召集村干部准备大干一场时,群众却传出不同的声音。
有的群众认为修路是村里的事,与个人无关。有的对征地补偿标准有疑虑,担心少拿了补偿款。有的则觉得修路影响了自家风水等等。
做好群众工作最关键的是要解决好群众思想上的顾虑,针对不同的声音,还要分类施策加以引导,我决定从入户走访开始,认真倾听群众意见,一一进行梳理。
老张是坝头村下辖上洋边自然村的村民,为了动员他拆除路边的一座灰楼,我往他家跑了很多趟,头两回去时,老张一会说同意,一会又说家里人认为灰楼拆了影响风水,不能拆。
怎么办?思来想去,我想到了一支关键的队伍——村里的老党员,征地涉及到的村民有一些是党员,我把这部分人聚在一起,将征地方案和政策讲给他们听,并承诺按标准发放征地补偿款,不会少一分一厘,然后通过党员再做村民的思想工作。
动员一人,影响一批,在村党员的示范带动下,村民纷纷前来办理征地补偿事宜。其他群众的工作做得差不多时,我第三次来到老张家里,跟他说大家都盼着地早些征好,路早点修好,把产业引进来,增加收入来源,从而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
“乡亲们的期盼能不能早日实现,你家的灰楼是关键。”我把村民的想法转达给老张,还提出帮他置换一块地,盖楼时给他一定的补偿,在我的苦心劝说下,老张这个最后的“堡垒”终于攻下来了。
历时两个多月,一次次走访,一点点消除隔阂,心结打开后,群众对这条路也越来越上心,主动捐款捐地,从几百元、几千元到几万元,全村累计103户捐款达30多万元。
征地问题得到解决,道路施工也得以顺利推进。从曾经的小路到如今的大道,坝头村几代人期待已久的道路交通终于有了质的飞跃。
抬头望着这条凝聚众多干群心血的扶贫公路历经一年完工并投入使用,我感慨不已。这条道路终于修到了群众的心坎上,为村里的乡亲们打开了一条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
路通了,出行方便了,日子也更有奔头了。通过扎根田间地头,我发现,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只有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才能真正拔穷根。我积极对接省农科院,争取到免费的葡萄苗木和技术指导,并鼓励村干部带头养殖小龙虾、光鱼,带头种植大棚葡萄。同时还成立畲寨葡萄合作社,村委还投入20万元建设10亩集体葡萄园,每年的纯收益有2.3万元。新兴产业的入驻,不仅推进了坝头产业的多样化,而且帮助许多村民解决了致富难的问题。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贫困并不可怕,只要有信心、有决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在我驻村期间,坝头村终于摘掉了“省级贫困村”的帽子,全村贫困户9户45人全部实现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由9200元增加到13100元,村集体从零收入到现在突破22万元。坝头村还被评为宁德市文明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和福建省乡村治理示范村。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看着曾经贫穷落后的小山村,蜕变为产业兴旺的美丽乡村,我对习近平总书记的这一精辟论述有了更深的体会。(作者系第五批福建省委组织部下派宁德市寿宁县坝头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郭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