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收割了485斤蜂蜜,增收3万元,日子越来越好!”春节将至,忙着备年货的清流县余朋乡芹溪村精准扶贫户黄先辉对新的一年充满希望。
在芹溪村,近年来,像黄先辉这样的精准扶贫户们依靠党委、政府的扶持引领,积极发展小产业,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告别贫困,走上致富道路。
养殖业拓宽增收渠道
芹溪村支书荚福昌告诉,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户一档案、一户一帮扶、一户一项目、一户一兑现……一个个脱贫攻坚目标在芹溪村变成现实,从救济扶贫到产业扶贫,村民致富的新灯点亮。
邱友平是三明市自然资源局派驻芹溪村的驻村书记,2017年底来到芹溪村。对照相关标准,当时芹溪村的贫困户已经脱贫,但是普遍存在劳动力偏弱、缺技术、缺启动资金情况,对靠自己双手增收、致富缺乏信心。邱友平意识到,没有长远的自主产业作为增收支撑,脱贫户也可能返贫。
走村入户,了解村情村貌。邱友平发现,芹溪村虽然地处偏僻,但山清水秀,植被茂盛,一年四季都有花开,清澈的山泉水伴着丰富的蜜源植物,非常适合发展养殖业,有好几户村民前些年就是靠养蜂走上了致富路,并掌握了养蜂本领。他萌生出带领贫困户养殖黄牛和蜜蜂发家致富的想法,于是不断地与村里干部沟通、探讨,并向上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汇报,积极争取支持。
黄牛和蜜蜂养殖扶贫方案获得了上级部门的肯定与资金支持。2018年,村里用扶贫资金为8户有养殖能力贫困户购买了母牛犊,发展黄牛养殖业;2019年,又为9户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购买了种蜂,采取“党支部+党员致富带头人+贫困户”的党建促脱贫模式,由村党支部会同老党员养蜂致富能手荚儒商,对贫困户的蜜蜂养殖进行全程管理,逐个上门指导,手把手传授经验和技术。村里与贫困户签署了承诺书,规定两年内不得将牛犊和蜂转卖套现。另外,还定期组织村支部委员和贫困户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两年多来,贫困户的黄牛、蜜蜂养殖业发展势头良好。现在已有5户贫困户的母牛生下小牛,牛群逐步扩大;各户的蜜蜂不断繁殖、分箱,从当初的90箱种蜂增加到如今的200多箱。
贫困户荚生飞的妻子常年患类风湿病,两个女儿还在读书,自从村里扶持他养牛、养蜂后,日子越过越红火,去年一家住进了新楼房。
越干越有精气神
这两年,贫困户陈玉同家的喜事是一桩接着一桩。盖新楼房,住新家;老婆走上了村里的公益性扶贫岗,每月能挣1000元的工资;家里养殖的牛生了小牛犊,他不舍得卖,说要留着再生小牛犊;去年蜂蜜产了150多斤,虽然碰上了疫情,但是一点都不影响销售,因为乡里、村里干部上他家“消费扶贫”,蜂蜜刚收割完就被抢购一空。
58岁的陈玉同曾因病致贫,如今他乐呵呵地对说:“我2017年底就脱贫了,去年家里又增收,党的政策真是好!今年,我的蜂蜜要再多割一些,牛要养得更壮实,生出更多的小牛犊,再找些增收的新路子。”
这几年,芹溪村各村民小组都通了水泥路,各项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主村道两旁楼房林立,原先坑洼地建起了美丽的广场,村民们晚上在这里跳广场舞。大家不仅在物质生活上“翻了身”,精神面貌上也焕然一新。
余朋乡乡长李晓珍说,芹溪村村民这几年生活变好了,乡风文明素质也提高了,过去在村民家门口或农田旁修路、建堤,要几次三番地做思想工作,现在村里搞基础建设,村民都会主动支持,思想上有很大的转变。
合力共筑脱贫路
山高路远的芹溪村,在这场脱贫攻坚中,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2017年底,村里10户贫困户31口人全部脱贫;2018年底,作为建档立卡贫困村成功摘帽;2019年,全村人均收入1.76万元;2020年,全村人均收入达1.95万元。
芹溪村进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衔接时期,这里的干部群众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在走访中发现,当地党委、政府以及村挂钩帮扶联系单位运用产业引领升级、品牌打造、兜底保障等举措,助力村民走上稳定脱贫奔小康之路。
清流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马步光说,要让贫困户稳定脱贫不返贫,走上乡村振兴之路,最根本的还是要靠产业发展。
2019年,经村里申请,县扶贫办支持芹溪村100多万元资金建起了30亩的花卉大棚和两条豆腐皮生产线,既使村财实现稳定的增收,又为贫困户在养牛、养蜂之余增加更多的产业发展选择和就业岗位。
去年,因疫情影响,村里种养的花卉、蜂蜜等产品销售遇到难题,余朋乡党委、政府发起“消费扶贫”,帮忙村民渡过难关,现在他们正在多方筹集资金,帮助芹溪村发展花卉种植、油茶种植、莲子种植等项目,助力产业做强做大,为村里打造出特色品牌。
近三年来,村挂钩帮扶联系单位三明市自然资源局指导、支持芹溪村实施完成了3个旧村复垦项目、2个土地整理项目和1个开发荒草地项目,协调、争取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达数百万元,为芹溪村织牢防止返贫的防护网,致富奔小康再添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