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占熺:闽宁缘 菌草情
2021-03-12   作者:张辉   来源:东南网

“菌草,菌草,闽宁草,幸福草,还是社会主义好,还是共产党好。”回想起21年前宁夏老乡脱口而出的这句顺口溜,77岁的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依然感动不已。

那是1999年10月2日,专家组在闽宁村组织测产验收,结果显示亩产近12万元。宁夏老乡知道后兴奋不已,现场编起了顺口溜。“闽宁携手,在这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科学探索,把荒漠变成了充满希望的热土。”林占熺说。

1996年,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扶贫开发,产业先行。当时在福建推行的“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技术,进入援宁干部的视野。1997年4月,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带着六箱菌草,应邀前往宁夏彭阳县调研。从此,林占熺成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的一员,开始20多年的菌草扶贫之路。

“我们从银川出发去彭阳,一路上山光秃秃的。当地农户辛苦一年只能生产一两百公斤的土豆,除此没有别的收入。”林占熺下定决心,“一定要帮助他们改变生活。”

然而,闽宁两地自然条件与经济状况相去甚远,菌草扶贫方案在2000多公里之外的宁夏能行得通吗?

在福建,室外建菇棚效果立竿见影,但彭阳昼夜温差大,并不适用。林占熺想到废弃的窑洞温差小、保湿好,何不加以利用?他连夜举着手电筒赶往老乡家,老乡赶紧从睡梦中起来带着扶贫工作队看窑洞。

最终,林占熺得出结论,窑洞种菇是可行的。但当地老百姓连菇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才能相信菌草技术能够帮他们赚钱呢?

改变贫困,先改变观念。他们组织西海固地区的领导干部到福建参观学习,在彭阳的电影院里图文并茂举办培训班,随后选了27户农户作为第一批示范户,手把手教他们,用玉米秆作培养基,用窑洞和用土砌菇房的方法来种菇。

彭阳的示范,效果不俗。其中,古城镇小岔沟村村民张文俊用50平方米菇房栽培平菇,收入比以往种27亩小麦的收入还高。有了成功先例,扶贫干部们推广菌草扶贫模式的底气更足了,决定进一步扩大示范,在闽宁村和彭阳县两地建立菌草技术扶贫基地。

闽宁村位于银川市以南50千米处贺兰山下的一片戈壁滩,是西海固地区西吉县8000多个移民的新家。林占熺到访闽宁村却发现,不少村民把房门用砖砌起来,又回到西吉居住。原因无他,生计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迫切需要发展快速脱贫致富的‘乐业’,才能解决吊庄移民群众‘安居’问题。”他说。

菌草,再度被寄予厚望。

不过,闽宁村气候干燥、日夜温差大,福建的经验用不上;没有窑洞,彭阳经验也用不上。“教授,你知道吗,这里是宁夏,不是福建。天气非常恶劣,天上不飞鸟、风吹石头跑的地方,没有树也没有草!”当地扶贫干部给了林占熺善意提醒。

“没有草,可以想办法种!”林占熺不言放弃。为了让所有参与菌草生产的农户都能实现脱贫致富梦,经过埋头钻研,终于摸索出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菌草扶贫新方案。

菌草种什么菇?如冬季栽培气温太低,要用温室,成本太高,因此选用我国食用菌主产区夏秋季不能在自然条件下生长的双孢菇作为首批规模发展的品种,与南方主产区错开生产季节。

要降低农户参与门槛,必须简化技术,把技术标准化、规模化、本土化,让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因此,林占熺等菌草专家采用技术包干的方法,从备料、搭菇棚、管理到采菇,手把手、人盯人地全程指导。

菇栽培出来了,往哪里卖呢?“你们是专家,如果你们不包销,农民就没有信心,那么菌草技术扶贫这事就做不成了。”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对林占熺说。于是,林占熺硬着头皮签订了包技术包销蘑菇协议,跑遍了全国主要蘑菇市场,组织福建销售企业助销“菌草菇”。

菌草扶贫之路,越走越宽。1998年9月,闽宁两省区党政领导现场考察后,认为这是宁夏贫困地区脱贫的好项目,要求迅速扩大规模,在全区贫困县推广。到了2000年,仅闽宁村每天通过航班运输的蘑菇便近60吨。一大批宁夏贫困户,通过菌草告别了贫困,走上了小康之路。

在宁夏推广菌草技术扶贫的基础上,林占熺等专家不断总结,将其推广到其他发展中国家。林占熺说,希望“生态治理、扶贫与产业开发协同发展”的模式,能够为更多发展中国家摆脱贫困带来启发。

责任编辑:木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