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福建三农网长汀6月10日讯 在红军长征出发地───── 长汀县中复村村中心有一座年代久远的客家廊桥,这座桥被当地百姓称为“红军桥”。这座“红军桥”就是当年红军在这里设置的征兵处,廊桥柱子上都划了一道离地约1.5米高、清晰可见的刻线,为啥要刻上这样一条线呢?
“人比枪高当红军”。廊桥柱子上的这道刻线,是红军招兵的最低门槛:一支长枪加一柄刺刀的长度,大约一米五。
“当年红军使用的是一米五长的汉阳造步枪,要背着步枪跑,所以身高超过一米五的年轻人才能扛枪参军。最早的时候,这条线是用笔临时画一下。很多人年纪小、身高不够,又都想参加红军,就想方设法偷偷将线改低一些,后来领导知道了,才改用刀刻。之后年轻人就想法子昂头、踮脚、撑高,争先当红军。”红色讲解员钟鸣回忆,“80多年前,就是在这里,我的祖辈同周边的年轻人一同报名参军。单中复村,就有近600人参军。”
当年,为了够到这条线,有人往草鞋里塞纸,有人踮起脚尖,更有人半夜起来,偷偷给它改低,就是为了能参加红军进红军的队伍。凝望刻线,当年一幕幕“父送子,妻送夫,兄弟争相当红军”的感人场景恍若又在眼前……
塘背乡贫农团有一个叫罗云然的老人,有六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先后牺牲在反“围剿”战场上。当得知松毛岭战斗形势严峻,他义无反顾将剩下的三个儿子送到征兵处报名参军。大家劝他:“你就留个最小的儿子在身边吧!”罗云然老人却坚定地说:“若不是红军来了,孩子们早就饿死了。我和三个孩子商量好了,就是断了香火,也要跟着红军干革命!”最终,罗云然老人的六个亲生儿子全部为革命壮烈牺牲。“六子当兵”的故事,正是当年苏区扩红的典范。
中复村的钟根基,和同村的17位热血青年,一同报名参加红军。他们知道此行生死未卜,出发前跪地起誓:谁活着回来,谁就要为他们的父母尽孝。
可是在那残酷的革命战争中,最后剩下就只仅有钟根基一人活着。1954年,钟根基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回国后,已是正团级军官。为了20年前那个承诺,他拒绝了组织上的工作安排,想尽办法,坚持转业回家。
新中国成立后,“红军桥”上的刻线有了一个悲壮的名字——生命等高线。哦,原来这刻线在当年革命战争年代就是一条生命等高线。
长征路上,每一里路都有我们牺牲的红军。明知危险重重,为什么还跟着走呢?钟鸣说,他也问过很多老红军、老战士。他们都用十分朴实的话回答:共产党、红军来了,我们有了活路、有了活的希望。我们跟着共产党有出路!“跟着党找出路。”当年,一代人从这里义无反顾地追随党,踏上信仰的远征。
如今,我们在这片土地上,永远跟党走。现在的中复村,积极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工作要求,主动结合当地特有的红色文化、资源特点和产业特色,按照全域旅游的新理念新模式,以红色为主、生态为辅、客家文化为内涵、现代农业为助力,以争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为目标,明确全村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思路,全力打造“红军长征第一村”品牌,探索乡村旅游发展的特色路径,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实施“旅游+红色文化”
打好“红色牌”
抓住国家启动红色旅游的契机,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全力打造长汀红军长征出发地景区提升工程。已逐步形成“红军桥”“红军街”、松毛岭战斗指挥部旧址、前线战地医院、松毛岭战斗烈士纪念碑、红色山庄等红色旅游线路,通过“重走长征路”、现场上党课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党员干部群众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实施长征出发地旅游基础设施及红色文化创意基地建设项目,该项目由中国建筑研究设计院崔恺团队负责设计,建筑面积4194㎡,总投资约15575万元。实施长汀松毛岭战役暨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馆及雕塑广场项目,规划建设体现松毛岭保卫战的纪念馆和长汀作为红军长征主要出发地的标志性景点(建筑),该项目总投资3.8亿元,用地面积58.44亩,主要建设革命传统文化研学中心和教育综合体、广场、英名录长廊、大型纪念雕塑等,并配套建设景区基础设施设备,计划于2021年初开工建设。
实施“旅游+生态观光休闲农业”
打活“绿色牌”
按照“党支部+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大力推进“村企联建”“村社联建”“村场联建”,依托特有的农业资源和自然资源,不断促进农业与旅游产业有机融合、协调发展。以创建南山省级蔬果现代产业园为契机,形成了一批集休闲、赏景、度假、娱乐为一体的生态观光休闲农业。如,长汀县四季红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产品采摘示范基地发展观光旅游,种植莲花、蓝莓等,提供游客观赏采摘一条龙的服务,带动中复村观光旅游的发展。2020年四季红加大投资集中连片种植百香果50亩,带动贫困户20户参与认种15亩,平均每亩产值达1.5万元,同时吸纳贫困户到专业合作社务工增加收入,贫困户户均增收8000元。
实施“旅游+农村电商”
打出“电商牌”
主动拥抱互联网和大物流时代,把中复红军街打造为淘宝街,作为互联网创业孵化基地,现有火妹子、好尚好、汀农等20余家电商入驻,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当地山茶油、罗汉果、土鸡蛋、百香果、老酒、客家姜糖以及汀州八大干等土特产解决农户农副产品滞销问题,有效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和增收致富,提高农民收入。中复村成立了消费扶贫工作服务站,红军街(淘宝街)还为农村电商提供平台场地,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起贫困户与市场之间的“致富桥”,开展党员直播带货助力精准脱贫的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两种渠道购销贫困户农产品,首次党员直播2小时45分共吸引1.04万粉丝关注,支付订单数434单,成交金额1.65万元。以购代捐帮助贫困群众保销保收,有力推动扶贫产品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对接。在党员直播的示范带动下,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产业发展带头人、返乡青年纷纷加入直播带货队伍,把疫情对农产品销售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为农户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目前,全村有40家电商从事直播带货。
实施“旅游+人居环境整治”
打造“环境牌”
为全面改善人居环境,助力“红军长征第一村”品牌建设,助推乡村振兴,中复村实施农房整治项目,推进空心房整治、裸房整治,对危旧房、空心房、旱厕等有碍观瞻的建筑进行拆除,鼓励群众对未装修的裸房进行装修,有效提升人居环境。2020年共拆除危旧房、空心房67户,面积7626.04平方米,旱厕101个。同时投入150万元实施南街立面改造整治项目,专题召开沿街群众立面乱搭盖整治动员会,拆除乱搭盖76户,沿街商户雨棚与店外店已基本拆除。投入120万元实施亮化工程建设项目,在319国道沿线安装路灯120盏;投资95万元实施中复二环路至神坛下主干道建设项目建设,为旅游景点车辆通行提供便利;此外还有垃圾处理项目,也已在全村推广垃圾分类,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号召村民群众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培养新生活习惯,提高群众垃圾分类意识。广泛开展文明教育,激发村民参与环境整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创村庄干净整洁、百姓安居乐业的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新局面。
近年来,中复村先后被评为“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市级乡村旅游试点村”,成为以红色旅游、生态观光旅游推进乡村振兴、带领群众致富增收的新引擎和全县乡村振兴试点示范的重点村。(长汀县委乡村振兴办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