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区苏区建得更美 让百姓生活过得更好——龙岩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综述
2021-06-29   来源:闽西新闻网

摆脱贫困,是亘古延续的时代命题,是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千年夙愿。

让老区苏区脱贫奔小康,让红土地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始终是习近平总书记挂在心上的大事。

一代又一代扶贫人上下求索,笃行不怠。

747cd973-0dd6-4fec-97d9-8697fe3b541a_meitu_20.jpg

在血与火的峥嵘岁月里,闽西英雄儿女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苏区精神,播撒了燎原的革命火种。

新时代,矢志不渝的闽西儿女传承红色基因,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大胆创新、奋勇前行、接续奋斗,谱写了旧貌换新颜、翻天覆地奔小康的时代壮歌。

千年追寻,圆梦今朝。

一张高质量脱贫的龙岩答卷已呈现在时代与人民面前:全市11.07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脱贫,3个省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80个贫困村全部实现摘帽退出。

站上新起点、续写新篇章。新征程上,闽西红土地吹响前行号角: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把龙岩老区苏区建得更美,让老百姓生活过得更好!

聚力攻坚 尽锐出战彰显闽西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的殷殷嘱托和各级领导的关怀,给了闽西干部群众莫大的鼓舞和无穷的动力。

从改革开放前的贫穷落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吃饱饭、上工业”,再到努力建设小康社会,直到向全面小康目标奋勇迈进,一路走来,闽西老区苏区人民始终以不懈的执着和韧劲向贫困宣战、朝梦想奔跑。

“初心不改倾情扶贫,把人民放在心上,把使命扛在肩上。”战役攻坚与闽西苏区精神不谋而合,彰显着闽西子弟的一种骨气、一种血气、一种志气。

早在2014年2月,龙岩市就在全省率先启动精准扶贫,2016年,龙岩市委、市政府将脱贫攻坚列为全市“三大战役”之一和第一民生工程,全市干群齐心协力,确保脱贫攻坚各项工作扎实有力推进。

扶贫是使命、是民生,是闽西肩扛的沉甸甸政治责任。

脱贫攻坚的“集结号”吹响后,全市高位推进,尽锐出战,竖立在最前沿,构筑起龙岩市强大的扶贫“军团”:

实现全市380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派驻全覆盖,全市1817个有贫困人口的行政村扶贫协理员配备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建立挂钩帮扶工作制度,实现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380个贫困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边缘户挂钩帮扶全覆盖……

在闽西这块红土地上,有许许多多身处一线的扶贫干部,投身到这场没有硝烟的脱贫攻坚战役中,勇挑重担、迎难而上,成为奋战在最前沿的“排头兵”“战斗员”——

中国华能集团下属霞浦核电有限公司派驻永定岐岭湖河村第一书记王勇,帮扶村民把大米卖到上海等大城市、建成光伏发电项目等,推动该村摆脱贫困、成为远近知名的富裕村;

武平县岩前镇扶贫干部吴永基坚守脱贫攻坚第一线,让扶贫办的“灯”日日长明,精准照亮小康路上每个前行的脚步;

长汀县河田镇露湖村党支部书记罗群英带领村民林下种植160多亩黄花远志,15户贫困户实现增产增收;

新罗区岩山镇佳山村驻村干部袁胜泉创新帮扶模式,筹措帮扶资金1000多万元,实施发展项目21个,推动村集体收入、村民收入大幅增长……

初心不渝,使命在肩。党员干部前赴后继,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奋力书写新时代脱贫故事。

据统计,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市30383名党员干部下沉脱贫攻坚一线,带着责任、带着感情,在摸清实情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找准脱贫路径和项目。市直机关选派5批418名优秀党员干部驻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坚守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初心和使命,和群众心在一起、战在一起,立誓战贫困、斩穷根。

精准施策 全力以赴拔穷根固成果

连城县林坊镇张坊村的贫困户张意隆,几年前因一次意外触电永远失去双手前臂,日子越过越难,一度意志消沉。在挂钩扶贫干部的帮助下,发展养鸡、养鸭、种植葡萄等多种经营,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2017年成功脱贫。

不仅如此,在大家的鼓励下,他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并勇夺全国第十届残运会的福建首金、2019年世界残奥跆拳道欧洲公开锦标赛季军。

张意隆的好日子,是龙岩市脱贫攻坚结出的美丽“果实”。

勤“绣花”、拔穷根!龙岩市紧紧围绕“精准”两字,出台精准扶贫一揽子政策文件,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精准脱贫,着力深化“生存救助、就业辅助、生产扶持、住房建助、医疗援助、就学资助、科技帮扶、社会捐助、结对扶助”九措到户扶贫工作模式,努力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义务教育、保障基本医疗、保障住房安全的“两不愁、三保障”目标,创造了就业扶贫、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扶贫搬迁等“龙岩经验”——

针对有劳动力但“造血”功能差的问题,创造性实施激励性扶贫,采取党委政府引领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大户发挥技术市场优势的办法,并引入竞争上岗、优胜劣汰机制,激发贫困劳动力发展生产、外出就业的内生动力,市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2000万元,专项用于激励性扶贫;

针对易地扶贫集中安置户就业难问题,在安置区创办扶贫车间,并设立公益岗位,优先解决贫困户务工就业,让贫困户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针对因病致贫人数占比近一半的难题,推行健康扶贫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把贫困人口年度目录内住院医疗费用控制在3000元以下,斩断了因病返贫的根源;

针对没有劳动力、无业可扶、无业可就等特困对象,强化兜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按规定程序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

脱贫攻坚胜利的阳光,照耀着闽西大地的山乡巨变。龙岩市完成了全省最多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完成了全省最多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完成了全省最多的贫困村脱贫摘帽任务。

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今年以来,全市上下继续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压实责任、强化担当,聚焦重点、巩固成果。

——建立重点监测对象摸排制度,实行自付住院医疗费用3万元以上农村患者逐户核查、每月一次非贫困户健康排查以及驻村工作队、驻村第一书记走访排查制度,及时发现困难群众并纳入重点监测。

——落实“一键报贫”工作要求。市县两级指定专人负责,督促乡镇按规定时限完成入户核实,及时将存在返贫致贫风险的困难群众纳入重点监测范围。

——强化重点监测对象帮扶。对全市脱贫不稳定户和边缘户,实行由所在县科级以上干部挂钩帮扶制度,逐户分析风险所在,逐户明确帮扶责任人,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加大帮扶力度,确保不返贫、不致贫。

截至目前,全市摸排出的1932户脱贫不稳定户、105户边缘户消除了返贫致贫风险,退出了重点监测管理。

接续奋斗 乡村振兴迈出铿锵步伐

这段时间,武平县万安镇捷文村特别红火,一到周末,就有众多游客前来造访,他们一边尽情享用着这里的好生态,一边现场体验融趣森林魔法研学基地的融趣项目,玩得不亦乐乎。

近年来,捷文村成了乡村旅游打卡“新宠地”,这里林下经济方兴未艾、村庄越来越靓、村民生活越来越甜美,还先后获得“国家森林乡村”“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福建省乡村振兴试点村”等荣誉……当年的穷山沟实现了大发展,成为龙岩市推动乡村振兴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近年来,龙岩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有效推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各项工作,交出一份靓丽的答卷:中央农办《农村要情》刊发《乡村治理的龙岩探索》;全市累计7个乡镇入选全国产业强镇建设名录;上杭被评为2019年度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和2020年度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激励县;永定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做法被农业农村部确定为典型并在全国交流推广……

今年的龙岩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努力走出一条龙岩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

农业强起来,以产业发展促乡村全面振兴。龙岩市推动传统农业稳步发展,加快培育龙头企业和农业品牌,重点扶持培育七大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和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名特优产品发展;2021年围绕优化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布局,全市60个特色现代农业重点项目计划完成投资14.59亿元。

乡村振兴试点先行,串点连线成片!各县(市、区)依托各自的文化、生态资源和产业优势,选择一个片区统筹推进:新罗区重点打造银雁片区、永定区重点打造“土楼十里长廊”片区、上杭县重点打造红古田片区、武平县重点打造“环梁野山”片区、长汀县重点打造“红旗跃过汀江·两山实践走廊”片区、连城县重点打造“红土朋口·项公故里”片区、漳平市重点打造“台湾小镇”片区。与此同时,同步推进“一革命四行动”“两治一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和乡村振兴试点示范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建设品质提升。

与此同时,龙岩市着力培育文明乡风和完善乡村治理体系,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将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实现县乡村“三个全覆盖”,并探索创新区域化党组织设置,全市1787个村共建立区域性党建联盟1869个;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进移风易俗,让清风正气充盈每一个乡村,让家教家风滋润每一个家庭,让乡村文脉传承给每一代;扎实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深化民主法治示范乡村创建,龙岩市被列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

岁月铭记,山河为证。

走过攻城拔寨、充满艰辛的非凡历程,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但接续奋斗永无止境。闽西儿女正铆足劲,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稳步前行。

责任编辑:小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