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作为漳州市特色优势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漳州以“工业化理念、产业化思维”推动食用菌产业向工厂化栽培、产业化转型,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自2016年起,菌菇产业跻身漳州农业百亿元支柱产业。
目前,漳州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双孢蘑菇、白背毛木耳、杏鲍菇生产基地。双孢蘑菇产量及其罐头制品出口量约占全国的80%,白背毛木耳出口量约占全国的90%,食用菌机械产量约占全国的40%。
近日,记者走进菇房,追溯菌菇产业的“兴旺密码”,听菇农们讲述他们的致富“菇”事……
科技让农业振翅
在福建成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厂房内,一排排菇架整齐排列,菇农们正在有条不紊地将成熟的杏鲍菇从菌包上采摘下来,经过处理包装,运往各地进行销售。
“把体量做大,才能获得更多效益。”企业负责人杨建木告诉记者,公司目前产品有杏鲍菇、秀珍菇、白背毛木耳等,以及20多种菌菇的菌包,如今,他的厂房甚至建到了新加坡。作为漳州发展菌菇种植的“先行军”,他的种植工厂化道路早早启程了。
杨建木是南靖县靖城镇郑店村人,该村的菌菇种植产业从很早就开始了,但他也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农户们自己的地少,种植的体量不大,产量也不多,都是“小打小闹”,收益并不多;而且,当时村里的菌菇销售都是由外来的商户收购,相比市场上价格更低。
“一开始,别人种2000袋,我种5万袋,把产量拉高。”杨建木还到周边拉客户,一边种植一边销售,得益于当时的市场,很快,他就搭建了一条稳定的产销渠道,还大量收购当地村民的菌菇,加工后进行售卖。
传统的菌菇种植模式很简单,农民在自家搭建的草棚里种下蘑菇,按照季节规律生长。杨建木则瞄向更远的地方:让菌菇住进厂房里。2000年初,他建设起了菌菇工厂,把菌菇种植从大棚迁入了厂房,走上了工业化种植之路。
“在厂房里生产,菌菇的生长不再受到季节、气候的影响,保证了品质。”与此同时,他利用工厂化生产,也探索起了反季节种植的可能。
借助科技的力量,目前,企业年产菌包可达3000万袋,先后获得了国家无公害产品、产地双认证,跻身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之列。“郑店”牌成为漳州市知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福建省名牌农产品;秀珍菇设施栽培技术荣获农业农村部评选的三等奖,并获得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25个等。
“科技化和工业化是农业发展转型的新路,立足科技,让农业走得更远。”如今,杨建木的公司成为漳州市栽培珍稀食用菌主要示范和新技术推广应用场所,与福建省食用菌推广总站、福建农林大学合作研发的新品种杏鲍菇、秀珍菇等优良菌株已投入市场,推动菌菇产业转型升级。
“我们通过技术创新,让漳州菇走向世界。”这是杨建木的梦想,他说,“和以前相比,通过技术改良、工厂化生产,让现在的菇农们也能穿着皮鞋干农活了。”
走联农带农之路
在漳州市芗城区天宝镇田寮村的菇房内,一茬茬秀珍菇菌包整齐排列,这批菌包在生理成熟后,经过采摘、整理、筛选、包装等工序,将被陆续运往周边村民的家中,进行培养种植。
“从我们这里出去的秀珍菇菌包,与传统自制菌包出菇模式相比较,一方面质量更加稳定、一致,同时出菇的时间也大大缩短。”福建云佳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海碧告诉记者,“带动更多农户种植秀珍菇,能让产业更壮大。”为此,他将目光放在了联农带农上。
该企业是一家现代化的食用菌工厂,采取“科技+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通过建立示范基地,实行“六个统一”,即统一原料采购、统一配方制菌包、统一菌包规格、统一技术服务、统一产品收购、统一品牌销售,引导村民发展秀珍菇种植。
企业的每间菇房都配备了智能温控系统,能够控制温、湿度,保证菌菇的正常生长。这种模式改变了以往一家一户小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出菇时间缩短了90%,产量提高10%。
“通过联农带农,带动周边更多农户投入标准化的菌菇种植,也能让我们不断扩大销售。”洪海碧介绍说,企业提供场地、设备、菌包,让农户种植,采摘后的成菇还能以市场价再卖回给企业,给农户带来稳定的收入。而对于企业来说,农户使用他们公司的优质菌包,一次性出菇,也能给企业提供品质更加稳定、无公害的成菇,拓宽销售市场。
“企业给我提供菇房,还包销,让我们种菇更安心。”小戴是田寮村人,之前在工厂打工,2022年,他租了10间菇房开始进行秀珍菇种植,当年的出菇量就达到了80多万包,给他带来了40多万元的额外收入。
洪海碧告诉记者,目前已建设了36间菇房,每间45平方米,可栽培2500袋秀珍菇,实现工厂化周年出菇,后续将会建设更多菇房,以带动周边农户投入菌菇种植,激活产业动力。
“菌菇产业作为漳州的主导产业之一,必须牢牢抓住科技脉搏,通过技术、模式等方面的转型升级,化优势为动力,不断抢占先机,带动乡村振兴。”省现代农业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漳州综合试验推广站站长陈国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