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叠翠,万物生发。位于浦城县西南部的山下乡,5万余亩苍翠的竹林,孕育着脆嫩鲜美的竹笋。当地人将竹笋制成明笋干、黑笋干、咸笋干等,深受食客青睐。然而,家庭作坊式加工,产品质量不一,“货郎担”跑市场,销路、价格不稳定……如何让山下笋干走出大山?近年来,山下乡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走出了一条生态化、标准化、产业化的发展道路。
美味从“三餐”到“四季”
“俗话说‘靠山吃山’,我们是吃完冬笋吃春笋,吃完春笋吃笋干。”望着满山的翠竹,浦城县山下乡王柏村党支部书记李昌河自豪地说。他还有一个身份——浦城明笋干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
李昌河介绍,山下笋干已有百余年历史,且品种多样,其中,最有名的是明笋干和黑笋干。“明笋干金黄剔透,泡到水中可以恢复原鲜笋的大小,口感清爽可口;黑笋干颜色乌黑,沉香扑鼻,易煮便食。”李昌河说起山里的特产,头头是道。
过去,浦城县山下乡几乎家家户户都做笋干、卖笋干,不仅让冬春的限定美味,从“三餐”走向了“四季”,也在人们心中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符号:一口鲜美的山下笋干,便是乡愁的味道。
“山下笋干,是当地一张靓丽的土特产名片,好的生态环境,是打响这张名片的重要基石。”浦城县山下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伟说,近年来,山下乡坚持生态优先,增创特色,深挖历史文化内涵,2018年,“山下笋干”获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22年,浦城明笋干制作技艺也被列入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如今,练明有、李昌河、占朝春等非遗传承人,正不遗余力地发挥着“传帮带”的作用,将山下笋干制作技艺传承发展下去。
加工从作坊到工厂
“过去,大家自产自销,没卖出去就没收益。现在好了,老板会来收鲜笋,我们也能在工厂上班,日子越过越轻松。”在位于浦城县凹后村的素冠笋竹基地,刘森妹老人笑着分享她的“打工生活”,说到一年能有3万多元的收入,她的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和她一起工作的,不仅有村里的老人,也有返乡务工的年轻人。今年35岁的李毓就是其中之一。“春节回到乡里,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留了下来。”李毓说,没想到,在家里一个月也能赚四五千元,可比在外漂泊强。
“早年间,我主要在外经营笋制食品生意,回到家乡办厂,让高品质的山下笋干走出去,一直是我的心愿。”返乡创业的陈思光说,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村企共建的浦城县凹后村素冠笋竹基地应运而生,并于2021年11月正式投产。“现在基地吸纳就近务工的村民约60人,有时还要增加临时用工,每年大约需要发放工资80万元。”陈思光说,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他们还生产嫩纸片笋、嫩笋尾等水煮笋干,可实现年加工笋干100吨,生产水煮笋干450吨,产值近1000万元。为了进一步打入市场,他还注册了“妙山哥”商标并获得SC认证。
“全乡全年产鲜笋大约6000吨,可制成笋干500多吨,产值能达到3000万元。这几年,乡里以‘引进+培育’的方式,陆续建起5家笋制品加工厂及专业合作社等。”陈宇介绍,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眼下,以村集体为主建设的小溪村笋竹加工基地也已建成并进入招商阶段。
销售从单一到多元
“这是黄芽白肉笋做的,拿回去泡一下就可以下锅”“这是脆笋片,不用泡发,开袋即炒,非常方便”……近日,在浦城县山下乡举办的一场电商笋竹文化节中,当地主播们纷纷在直播间里与粉丝热情互动,一小时直播中,6位主播共销售明笋干、脆笋片等土特产1300余单。
“线上销售大大提升了交易效率,也利于提升土特产知名度。”陈思光说,这次电商节上,他与有着50余万粉丝的当地主播“乡村福英”签约,致力于将原汁原味的土特产便捷地送上消费者的餐桌。
和陈思光一样,将山下笋干推进新“赛道”的,还有浦城明笋干制作技艺市级非遗传承人练明有。“我们的‘竹歌脆舞’脆笋片入围浦城首届‘十佳旅游伴手礼’,还获得了‘武夷山水’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练明有说,近年来,他一方面将目光瞄准省内及当地商超、酒店,以厂家配送的方式稳定市场,并借助各种活动积极拓展销路;另一方面,通过和福建咿等咿优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线下门店销售与互联网运营并举。
如今,山下笋干从坐等收购和“货郎担”跑市场,转型为通过门店、网店、直播等方式销售,不仅为打响品牌提供了多元路径,更为笋农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笋竹产业是山下乡的特色产业,也是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浦城县山下乡党委书记刘忠云表示,下一阶段,山下乡将继续探索如何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擦亮“山下笋干”这张土特产名片,实现从“靠山吃山”到“靠山致富”的美丽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