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溪茶园(张艺典 摄)
好山好水出好茶。仙游县山灵水秀、风光旖旎,人文荟萃、底蕴深厚,是全省重点产茶县之一,也是莆田茶叶主产区。
近年来,仙游县立足优势,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文章,拉动乡村振兴新引擎。
历史悠久 位列名茶
近日,“龙华仙韵”金溪饮茶文化雅集暨蔡襄《茶录》译注新书编撰启动仪式在仙游举行。启动仪式上,蔡襄茶文化研究院还聘请茶文化研究专家、茶学博士后刘峰为首席专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浙江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林治教授为顾问。
一代廉吏蔡襄,仙游县枫亭镇人,著作《茶录》是中国茶叶研究史上的重要专著,弥补了陆羽《茶经》未载及“建茶”的缺憾,他创制的小饼龙凤团茶,使“建茶”名满天下。
同一片茶叶,经过制茶人使用不同的制茶技艺,可以演绎出不同的风味,如在福建赫赫有名的武夷岩茶、福鼎白茶、安溪铁观音等。莆仙茶叶种植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还出过精品。
早在隋代,当时的仙溪(今仙游县)就零星引种茶树。唐代,仙游孝仁里郑宅(今赖店圣泉)、凤山、龟洋山、林山等山区已有成片种植。南宋著名史学家、莆田人郑樵《采茶行》曰:“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诗中,郑樵将仙游郑宅茶和武夷岩茶相提并论,并将饮郑宅茶当作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仙游郑宅茶”在历史上曾是专供皇宫享用的贡茶,在《福建农业大全》中被列为明清时期福建七大名茶之一。
“仙游将以译注《茶录》为契机,唤醒千年茶基因文化符号,讲好仙茶故事。”仙游县县长陈志挺表示,仙游一直致力于茶文化的挖掘,将充分发挥蔡襄茶文化研究院引领作用,展现仙茶风采。
采茶(张力 摄)
龙头带动 产销一体
仙游县园庄镇枫林村地处枫慈溪上游谷地,峰峦连绵,泉甘雾多,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气候适宜茶叶种植。
正值盛夏,枫林村村民穿梭在茶垄间或采茶或锄草,一片忙碌景象。茶园负责人郑明雄告诉记者,茶园主要种植郑宅茶,据目前的采摘情况来看,今年茶园茶叶质量上乘,丰收在望。
“我们自有基地茶园100多亩,茶叶都是手工采摘,年产成品茶1000多公斤。”郑明雄表示,此前,郑宅茶获得不少荣誉。2016年,“仙游郑宅茶”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核准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8年,郑宅茶传统制作技艺入选莆田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枫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瑞云介绍,枫林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不仅如此,还培育发展郑宅茶种植、营销大户,引导村民由分散种植走向规模化生产。
据统计,目前仙游县茶叶种植面积1.2万亩,年产量3200多吨,年产值1.6亿元,茶叶规模生产销售经营主体近40家。仙游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已基本形成“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
今年初,仙游获批创建市级茶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集茶叶生产示范、科技研发、农技推广、商贸物流、精深加工、乡村旅游与文化休闲于一体的现代茶产业园,推动茶产业进一步做大做强。
晒茶(张力 摄)
科技赋能 开发新品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2022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产值超亿元村名单,仙游县龙华镇金溪村榜上有名。
位于金溪村的福建金溪茶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省范围内建立万亩无公害茶叶生产基地。在茶香中崛起的金溪村,与其不断发展茶科技密不可分。
金溪村地貌多为山地与丘陵,茶叶种植园地势开阔、集中成片。园内土壤为黄、红壤,土层厚度在1米以上,质地疏松,通气和排水性良好,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高,从而形成了茶叶独特的品质特性。
有了好原料,如何制作出好茶?在金溪茶业的茶叶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这里有先进的茶叶生产全自动一体化设备。金溪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世统介绍,公司重视茶叶制作工艺的研究,已有自己发明的专利技术。同时常年组织茶农开展茶树品种无性系改良和清洁化加工技术研究,还建立茶叶检测中心、研发中心及样品基因库。
值得一提的是,该样品基因库目前已收集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品茶叶样品基因1000多种,涵盖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等六大茶类品种,按每种茶叶样品5至10公斤的规模进行保存,以备随时调用。同时,基因库还采集完善茶叶的相关信息,包括品种、产地、茶季、产量稳定性等。这些茶叶样品基因将用于研究比较,开发茶产品。
“凭借卓越的研发能力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我们新推出的蜜香乌龙、金牡丹红茶等系列产品在口感、香气等方面赢得消费者的青睐。”黄世统说。
仙游县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出台相关举措,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在生产方面,推广数字化设备的普及和应用,实现茶叶生产的洁净化、标准化、规模化和现代化,从茶叶初制到精制各个环节,全程可追溯,同时在钟山等高海拔的高山培育茶叶新品种,通过科技赋能农产品,做活茶产业。(林鹏 郑志忠 郑文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