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顺昌:绘就良田沃野新“丰”景
顺昌县大历镇坚持党建引领,努力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土地流转路径
2024-04-08   作者:卢国华 池亮亮 卢慧琼   来源:闽北日报

清明时节农事忙。闽北广袤的田间大地,农户们抢抓农时、辛勤耕作,绘就良田沃野新“丰”景。

走进顺昌县大历镇大历村大坪峡,昔日低效的山垄田经过整治已变了模样,如今是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近年来,大历镇坚持党建引领,结合当地实际,努力探索适宜当地发展的土地流转路径,推动农业集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土地流转成为乡村振兴的“助力剂”。

跨村联建,土地资源“化零为整”

“我把家里的14亩田都流转给了顺昌榕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田租收。自己到公司上班,每月工资5000元左右,一年算下来,收入还不错。”谈起自己成为“上班族”,今年57岁的潘发有颇为高兴。

在大历镇,像潘发有这样的村民员工还有很多。

大历镇是顺昌县域面积最小、地处偏僻的农业乡镇之一,共有耕地9729亩,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124亩,且多为山垄田、小而散,农业生产模式较为粗放,生产效率低、效益少,造成了“有人无地种”“有地无人种”的尴尬局面。

村民要致富,还得发展与当地资源禀赋相得益彰的现代农业,大历镇党委、政府将招商的眼光放在农业生产企业上。

2017年,大历镇引进榕宏公司发展芋头产业,但在跨村流转土地时遇到难题。

“当时,榕宏公司需要流转的土地属于四个村,每个村的情况都不尽相同,如果靠企业自身去流转,难度很大。因此,我们党委政府必须站出来。”大历镇党委书记谢祥剑说。

在顺昌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大历镇探索推进跨村联建,把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下坑、田后、前洋、龙头四个村的党支部联合起来,成立下坑洋联村党总支,由镇领导兼任书记,四个村党支部书记任支委。

党总支充分调动各村党支部协调配合,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下坑、田后、前洋等村3750余亩土地流转给榕宏公司。

“需要镇里帮助解决的事,由党总支出面协调。村里的事,则由党总支统筹,村党支部协调解决。”大历镇党委组织委员、下坑洋联村党总支书记侯凯介绍,党总支成立后,顺利解决了土地流转、矛盾纠纷化解和安排企业用工等问题。

与此同时,大历镇还创新“土地生态银行”模式,把碎片化的土地流转集聚起来,实现“化零为整”,并采取“党支部+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顺利流转7个村的4300亩土地,助力企业发展与村集体、村民增收,实现三方共赢。

整村流转,探索“分股不分田”

经过一场春雨的洗礼,大历镇前洋村遍野的紫云英显现出一片勃勃生机。

“今年,我们从三明引进一家水稻制种企业,以每亩每年600元的价格,把村里的489亩田都租给这家企业。这几天,马上就要开始耕作育种了,这些长满紫云英的稻田很快就是另一番景象了。”站在田头,前洋村党支部书记谢宝珠一脸笑意。

“我们村有2个村民小组、152户642人,其中大部分村民外出务工,土地的利用率很低。”谢宝珠说,看到村里的田闲置着,大部分村民都觉得可惜,希望村里能够想想办法,把闲田重新利用起来。

谢宝珠说,前洋村有农田489亩,其中280亩为阳面田,其它200余亩田因田块小、杂、田埂多等原因不容易流转出去。“如何把村里的田统一流转出去?成为摆在大家眼前的难题。”

“土地确权后,通常按照肥瘦、远近等划分给各家各户,形成了好田坏田家家有的‘细碎化’局面,每块只有二三分的‘巴掌地’‘皮带田’也屡见不鲜。”谢祥剑表示,“一户多田”导致的生产成本高、土地租金低、农业机械化水平低等问题日渐凸显,制约了土地的流转和农业的高质量发展。

为此,大历镇认真学习总结其它地方“小田并大田”的经验,从2022年开始,在前洋村探索整村土地流转“分股不分田”模式。

“在镇党委的指导和支持下,我们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村小组户代表会议讨论方案。按照自愿的原则,152户村民有147户同意入股,农田资源由村集体进行招商,村里对每年土地流转收入以户为单位制定分红分配方案,实现整村土地流转,村民村财双增收。”谢宝珠说。

跨村整合,低效山垄田“回春”

“大坪峡这片山垄田比我想象中的条件要好,所以我才下定决心承包下来。”今年63岁的吴兴荣是顺昌本地人,种了大半辈子水稻。“今年,我在4个乡镇种了1000多亩的水稻,大历镇这边的300多亩都是山垄田。”

而在几个月前,大坪峡的这片山垄田还是无人问津的低效田。

“山垄田本来条件就不是很好,加上村里劳动力变少,人工耕作效益不高,所以一直都处于闲置状态。”谢祥剑说,去年11月,大历镇党委根据农村“党建体检”摸排出山垄田田块小、无法机械作业等情况,将低效山垄田较多且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的大历、立墩、龙头等3个村联合起来,成立兼合式功能型“大历镇山垄田联村党总支”,选派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担任党总支书记,有针对性地开展跨村低效山垄田整治。“党总支通过入户宣传、召开村民小组会议,提出平整土地意见,鼓励村民预流转低效山垄田。村民按自愿原则,根据土地二轮承包以户为单位、按面积入股,制定股权分配方案。”

借此机会,大历村还依托镇里的土地生态银行,从村民手中将相连面积较大、具备灌溉水源且有打通机耕路基础的5块约235亩低效山垄田流转至村级经济联社,完善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实现“小田变大田”,并成功打包流转整合后的连片山垄田。

与此同时,大历镇采取土地经营权流转、整合“碎片田”、长效治理低效地的“三步走”模式,把“地权变股权、小田变大田、亩亩变良田”,让山垄田复耕复种,实现增产增效。

“目前,大历镇有种粮大户18户,还有农业龙头企业、家庭农场,以及百丰农机农民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今年3月,我们创新成立了农业种粮大户联盟,鼓励大家抱团合作、协作互助、共建发展,探寻共富‘密码’,实现行业的节本增效和良性发展。”谢祥剑表示。

责任编辑:曾亦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