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侯聪:乐当水稻“媒婆” 育种犹如“选美”
2021-11-22   作者:王琳雅   来源:闽南日报

王侯聪(左三)带领团队成员在稻田鉴别稻谷品质

漳州市龙海区东园镇港边村外,阡陌纵横,满目苍翠。稻田中,“佳禾”系列水稻品种植株挺拔,稻穗低垂,清风拂过,稻香阵阵。

11月是当地晚季水稻收成的季节。而对于水稻育种工作而言,正是选种的黄金期。11月12日,已过耄耋之年的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优质常规水稻育种者王侯聪依然埋头田间,和同事们在稻田里拨开一丛又一丛的稻株,选择丰产性好的稻株,剥开一粒又一粒稻谷鉴别品质。

“现在村里种植的都是‘佳禾’系列水稻,气候好的年景亩产有500多公斤,差的也有400多公斤。王教授了不起呢!”东园镇港边村村干部王继顺说,过去村里种植老品种,收成较晚,生长期要比现在多上20来天。而如今种植适合当地气候以及土壤条件的“佳禾”系列水稻,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好收成。

“佳禾”系列水稻品种由厦门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教授王侯聪和邱思密,以及他们带领的厦门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的同事们培育。他们用数十年的时间奔走于实验室与试验田间,选育优质水稻。王侯聪形容说:“稻穗是‘脸蛋’,茎秆是‘身材’,选育水稻二者缺一不可。”而王侯聪团队的育种工作就是要在上千个株系中选出“美女”“帅哥”,接着“拉郎配”,从他们的后代再选出新的“美女”“帅哥”。

看着田野里的水稻新品系长势良好,王侯聪的眼前不禁浮现几十年来和同事一起在田地里挥汗如雨的往事。

“改革开放后,优质稻进口越来越多,看到我们饭碗里装的都是进口别人的优质稻米,我就想利用自己的知识让农民种上优质稻,让百姓吃上优质米。”1979年,41岁的王侯聪从广东省农科院调进厦门大学生物系。那一年,与他同时调进的还有来自浙江省农业厅44岁的邱思密和来自福建省农业厅38岁的陈如铭,三人重新组成了水稻育种组,并将目标锁定为——培育优质常规早籼稻新品种。

究竟什么样的米才能算是优质常规早籼稻?彼时的他们还不太清楚。1980年,优质泰国米已打入国际市场。这让王侯聪及同事们眼前一亮,想方设法弄到了一些泰国米的样本,几番研究之后下定决心:“培育像泰国米一样优质的中国米。”

经过5年选育,1985年,“乌珍1号”问世。同年,“乌珍1号”获得农牧渔业部的优质产品奖。在之后十几年的时间里,王侯聪及他的同事们在此基础上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建立了室内外稻米品质的高效筛选技术和采用自创的水稻成熟花粉诱变技术,创造了一大批大粒种质资源。

“做水稻研究,最兴奋的时刻莫过于选到了好品种。”王侯聪形容,一粒好的种子,就如一根针沉在茫茫大海,等待研究人员发现并精准地打捞出来。让他感到欣慰的是2003年“佳辐占”的问世。专业语言是这样介绍它的:千粒重30克、粒长7.4毫米、长宽比3.9、垩白度0.1、透明度1级、中抗稻瘟病,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王侯聪说,直到那时,他们1979年确定的目标才算基本实现,使劣质早籼稻产生了历史性的转变。

据统计,从2003年起到今年,“佳辐占”在全省已经种植1000多万亩,创造社会效益将近20亿元,而且品种的抗病性、一级米的品质等性状都基本稳定。

2006年开始,厦门大学在东园镇现代农业示范区建立现代农业科研与教学基地,进行水稻品种实验研究。如今,在东园镇港边村的实验基地,有几十亩的选种田,几万份育种材料。每到收成的季节,研究人员每天要在田里工作8至9个小时,这需要极大的耐心和毅力。看着一块块实验田,王侯聪神情严肃,在田里一株一株地挑选。“这个株系的米粒细长,颗粒饱满……”说起水稻株系的特性,他如数家珍。“选种工作不下田,就发现不了好的品种。”每到收成的季节,84岁的王侯聪仍坚持亲自带领团队来到稻田一线,不断优化“佳禾”系列品种。几十年来,他们将常规水稻研究成果免费分享给当地农民,一方面优质的稻米品种能为当地的农民带来好收成,另一方面种子公司、种子站一起来推广。这样的社会效益,让王教授和课题组成员都很高兴。

在稻田里摸爬滚打近60载,王侯聪和团队育下一茬又一茬精心选育的种子,收获的累累硕果不负育种人的心血和智慧:他带领的厦门大学水稻遗传育种研究室经过40年的研究,选育出优质常规早籼稻“佳辐占”“佳禾80”“佳禾165”等10个品种,并在全省及周边省区推广应用。

王侯聪告诉,今年田里的水稻长势喜人,课题组筛选出不少新优质品系。但这些品系需要经过全省以及全国的实验室考核,历经很多关检验,经过福建省审定委员会审定,成为品种才能得到使用。而一个新品种从育种到和农民见面,至少需要10年。“我们做的这个课题可以说是‘万岁课题’,但只要还有力气,我就会做下去。”

港边村外,平整的稻田绿意盎然,承载着科研团队一年的寄托和梦想。一粒粒良种,记录着王侯聪近60载上下求索的科研生涯,在广袤的田野上发芽生根。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