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再生稻,“再生”有道
2023-08-10   作者:张辉   来源:福建日报

浦城县临江镇种粮大户马芳华检查再生稻秧苗长势。 邱春静 摄

浦城再生稻播种面积居全省第一。图为浦城稻田彩绘航拍图。 李玄 摄

浦城再生稻头季收割。 叶永仕 摄

浦城县石陂镇申明村再生稻头季机收现场航拍 王睿钦 摄

这几天,马芳华家的3000亩再生稻迎来头季收割。

浦城县万鑫家庭农场负责人马芳华,于2016年流转了900亩耕地改种水稻,一开始种的是中稻,后来听说有一种水稻“像韭菜一样,割了还会长”,马芳华毫不犹豫进行试种。2018年,种再生稻的第一年,头季每亩收了600多公斤谷子,第二季200多公斤,总产量比单季稻高出不少。马芳华来了兴致,逐步扩大种植规模,精研栽培技术。目前,他家的3000亩再生稻中,近三分之二是“吨粮田”。

所谓“割了还会长的水稻”,就是再生稻。这种水稻栽培方式,头季收割后,稻桩上休眠的腋芽,在一定的光、温、水、养分条件下,重新萌发,约两个月后就能成穗,实现“一种两收”。它为光温条件“一季有余,两季不足”地区,提供了粮食增产新方案。

过去,传统的再生稻生产,尤其是收获环节,高度依赖人工。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人工成本上涨等原因,全省再生稻种植规模逐渐下滑。如今,在全程机械化的时代,福建再生稻产业实现了“再生”。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发展再生稻。这是再生稻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发展再生稻再迎利好。

从附属品到吨粮田

在我国悠久的稻作历史中,不难找到再生稻的身影。成书于1700多年前的《广志》,就有关于再生稻“一本两收”的表述。不少农民对再生稻也不陌生,称之为“抱荪谷”“二道谷子”“二抽稻”。

过去,大多数农民只将再生稻视为“自生自长,有就收、无就丢”的附属品,作为灾后补歉的一种措施。原因很简单——强再生力品种缺乏,栽培技术跟不上,产量有限,难成气候。在较早发展再生稻的四川省,早年亩产不过百来斤。

再生稻真正成规模发展,与20世纪70年代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密不可分,“汕优63”就是其中的代表品种。

“收割后再生,是所有水稻与生俱来的本领,只不过有强弱之分。”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所长张建福说,利用杂种优势选育出的“汕优63”,就是天赋异禀的品种,“不仅抗稻瘟病,还被证实具有强大的再生力”。

1988年,原省农业厅组织7个地市的39个县开展再生稻试验、示范。随后,福建再生稻进入大面积示范推广阶段。

尤溪县西城镇麻洋村农民曾繁辉,今年56岁,是村里最早的再生稻种植户。过去,当地农民习惯在300米海拔以下的田里种双季稻,300米以上种一季中稻。当农技人员告诉曾繁辉,还有“1.5季稻”时,他感觉不可思议。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曾繁辉将自家7亩双季稻改种再生稻。

试种过程中,曾繁辉发现,虽然“汕优63”再生力强,但也不是每一个腋芽都有机会萌发成穗。如果管理不当,潜力无从发挥。巧施催芽肥,是唤醒其“隐藏技能”的一大法宝。

“头季稻成熟后,植株里的营养基本消耗殆尽,不足以支撑休眠腋芽重新萌发。”曾繁辉说,这时就要通过催芽肥,激发它们的潜力。什么时候施肥效果最佳?不同的品种有不同的讲究。一般而言,头季稻收割前一周左右,是施肥的黄金期。

那几年,再生稻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福建农业领域的研究热点。经过全省农技专家的试验摸索,福建逐渐形成了一套包括品种选择、田间管理等完整的技术体系。其中,重施催芽肥和壮苗肥、畦厢式栽培、间歇性沟灌等,是福建的独门秘籍。

得益于此,福建再生稻迈上了产业化发展道路,从附属品进阶为一种独立的稻作制度。曾繁辉率先感受到了它的魅力。

“与种双季稻相比,再生稻省了一季种子、播种、育秧的钱,加上生长周期短、病虫害少,施肥用药量也小得多;与种单季稻相比,再生稻多了不少产量。”曾繁辉说,在20世纪90年代,种植一亩再生稻比双季稻节本100多元。更让他惊喜的是,再生稻特殊的生育周期,还能有效避开水稻虫害高发期。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尤溪双季晚稻深受稻瘿蚊之害。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卓传营至今还记得,这种害虫席卷而来时,一夜之间,“一亩田只剩十八穗”。不过,再生稻受稻瘿蚊侵害程度远低于晚稻。原来,稻瘿蚊幼虫高发期正值晚稻分蘖期,而此时再生稻的穗子早已成形,可有效防避稻瘿蚊危害。

有感于此,尤溪于1993年启动早稻改制,鼓励发展再生稻。随着栽培技术日益精进,再生稻亩产持续突破,达到了“吨粮田”水平。

1993年至1997年间,尤溪共示范种植早稻再生稻6.3万亩,头季平均亩产553.2公斤,再生季平均亩产263.1公斤,年亩产816.3公斤,均高于同年份双季稻产量水平。1991年至2010年,尤溪7次创造再生稻再生季产量世界纪录。曾繁辉也是亲历者。2010年,他种植的再生稻“天优673”经实割测产,干谷亩产达601.8公斤。

由此,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得以激发。最高峰时,尤溪再生稻规模超过10万亩,居全省之最。再生稻也成为福建大力推广的稻作模式,全省种植规模曾突破百万亩。

农机路线还是品种路线?

再生稻节本又增效,本应是农民眼中的香饽饽。但本世纪的第二个10年,其种植规模却在不断萎缩。曾繁辉所在的麻洋村——屡创产量纪录的明星村,如今再生稻种植面积已不足200亩,仅是高峰时的十分之一。曾经的全省再生稻第一大县尤溪,种植面积则一路缩减至万余亩。

这背后,是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人工成本水涨船高。曾繁辉说,在尤溪,一个人工一天成本约150元。

再生稻生产,特别是头季稻收割环节,恰恰高度依赖人工。

“传统籼稻品种具有高芽位优势,倒二、倒三节位的腋芽属于优势芽,萌发能力强,出穗快,可贡献七八成再生季产量。”张建福说,这就要求头季稻收割时,要保证较高的留桩高度,通常要在35厘米以上。

这对于机械化收割,难度不可谓不大。一方面,高留桩对机手操作水平要求更高;另一方面,较高的稻桩被收割机履带碾压,更易倒伏,并破坏腋芽,造成再生季减产。此外,在尤溪这样的丘陵山区,地块分散、不平整,大型收割机需要频繁转弯掉头,碾压更甚。即便是最有经验的机手,碾压率一般也会超过百分之三十。

人工收割,产量高,但费工费力,增产不增收;机械收割,效率高,但以牺牲再生季的产量为代价。再生稻发展,陷入两难境地。

2010年,为破解困局,原省农业厅组织全省科研、推广等部门开展联合攻关。最初选择的是农机路线,在收割机改良上下功夫。但适用于丘陵山区的农机本来就少,再生稻专用收割机研发更是进展缓慢,几年下来,收效甚微。这时,福建开始转变再生稻发展思路,向品种寻求突破。

“也就是筛选出适合头季机收时低留桩的水稻品种。”省种植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林武说,这样的品种,倒四、倒五节位的腋芽也能作为优势芽,具有较强的再生能力,能够较快萌发,孕出新穗。这样一来,头季稻收割时,留桩高度就不用太高,甚至可以低于20厘米。低留桩的好处是,稻桩不易倒伏,可减少收割机对休眠腋芽的碾压。

近年来,福建在各地持续开展品种筛选试验,摸索不同品种不同留桩高度对产量的影响。一批适合机收的品种脱颖而出,并在更新迭代中不断拓展再生稻产量上限。其中,既有“甬优1540”“晶两优华占”“天优华占”这样的省外引进品种,也有“内6优7075”“明I优臻占”“福香占”“佳福占”等省内自主选育的新品种。

品种主动适应机械化,农艺也在与农机谋求融合。

头季稻收割前进行二次烤田,使土壤软硬适中,既不影响根系生长,又能减少收割机对稻桩的碾压;收割机严格按照“回”字形路线行进,减少不必要的转弯和掉头,减轻对稻桩二次碾压;为收割机加装秸秆加细粉碎装置,既避免秸秆覆盖在稻桩上影响腋芽萌发,又能抑制田间杂草,还能加速还田,为土壤提供有机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小丘并大丘,为收割机提供更多作业空间……

良种、良法、良技、良机、良田,共同构成了福建再生稻全程机械化技术体系。按照目前水平,头季稻机收碾压率最低可以降至百分之二十。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测算,相较于人工作业,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可节本62.0%,经济效益提高了两倍。

由此,全省再生稻产业实现了机械化“再生”,种植规模逐渐恢复,重新迎来了它的高光时刻。

突破亩产“天花板”

全程机械化技术推广后,闽北浦城成为福建再生稻的代表产区。目前,全县再生稻种植面积超7万亩,为全省之最。预计到2025年,这个数字将突破10万亩。目前,全县再生季平均亩产超过280公斤,在石陂、临江等南部乡镇,则达到350公斤以上,最高亩产550公斤。在当地,再生稻平均亩产比传统中稻高出约300公斤,亩产值增加800元以上。

手工时代的“吨粮田”,也在机械化时代复现。2020年开始,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在浦城县临江镇水西村,开展新品种“内6优7075”全程机械化示范基地种植。去年,该品种头季平均亩产743.1公斤,再生季345.4公斤,两季合计1088.5公斤。在浦城,像这样的“吨粮田”已有约2万亩。

作为临江镇最大的再生稻种植户,马芳华家的3000亩再生稻,去年近三分之二达到“吨粮田”水准。不过,马芳华并未满足于现状,在他看来,再生季产量理论上可以无限接近头季稻,亩产“天花板”还能持续突破,但这需要更大的技术突破。

品种路线与农机路线依然是两大主流技术路径。

“近3年,全省通过省级审定的水稻品种200多个,但由于缺少再生稻专用品种区试通道,这些品种若作为再生稻栽培,仍然需要多年反复筛选。”张建福建议,设立再生稻科研专项,建立再生稻专用品种审定机制,组织开展联合攻关,破解再生稻品种研发的关键技术难题。

相较于品种创新,再生稻专用收获机械的研发进展相对缓慢。“过去,我们采用的更多是通用型收割机,主要通过农艺优化调整,来适应农机。”省农业机械推广总站高级工程师陈凌霄说。

随着再生稻产业体量逐渐增大,情况正发生改变。近年来,农业农村部将再生稻收获机械,纳入应着力补齐的主要粮食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需求目录,组织科企联合攻关。一批代表不同技术方向的再生稻专用收割机应运而生,并逐渐进入福建市场。

这些产品中,有的利用履带差速转向原理,减小转弯半径;有的在缩小履带宽度同时,加大收割幅宽;有的引入无人驾驶技术,自动精准规划作业路线,减少人工操作的不确定性;有的在收割机后挂接自动扶正机,可第一时间将因履带碾压而倒伏的稻茬扶正……最终都指向“降低碾压率,提高再生季产量”这一核心目标。

浦城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述斌则认为,再生稻要走得更远,不仅要持续提高亩产,更要在提升品质、打造品牌、提增效益上下功夫。在这方面,再生稻,尤其是再生季稻米,前景广阔。

“再生季的灌浆结实期在秋后,日夜温差大,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米质要远优于头季稻。同时,再生季栽培期间施肥用药少,食品安全更有保障。”张述斌说,作为“福建粮仓”,浦城近年来致力于发展优质稻产业,培育“浦城大米”区域公共品牌。当地计划将再生稻再生季稻米,融入“浦城大米”品牌版图,同时制定再生稻种植、加工、品质等地方标准,从而实现优质优价。近年来推广的“明I优臻占”等品种,便被寄予厚望。

再生稻还是双季稻?

再生稻是福建水稻产业的特色与优势,也是大力倡导发展的稻作模式。历年的省级稳粮惠粮政策中,再生稻都是重点支持对象。《2023年稳定发展粮油生产九条措施》提出,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安排资金对再生稻种植户给予每亩20元催芽肥补贴。本月开始施行的新版《水稻种植保险实施方案》,则首次提出再生稻再生季可视同一季投保。这意味着,再生稻的头季和再生季,均可投保。

不少地方在支持再生稻方面,拿出真金白银。以浦城为例,今年,当地对全程机械化生产的示范片,给予每亩40元的种子补贴,对实际种植再生稻1000亩以上的建制村,给予村集体每亩30元的奖励;举办再生稻高产竞赛,对获得一等奖的种植大户给予3万元的奖励。

在业者看来,福建山多地少,耕地资源有限,发展再生稻能更好利用现有耕地资源,增加单位面积粮食产量,发展前景广阔。根据测算,全省适合种植再生稻的单季稻区有200多万亩。理论上,所有双季稻产区都具备发展再生稻的潜力。

双季稻还是再生稻?去年,马芳华也种了200多亩双季稻。他算了一笔账。

从成本上看,一亩双季晚稻的生产总成本约810元,其中两斤半的杂交稻种子125元,育秧60元,机耕150元,机插秧80元,田间管理75元,施肥200元,机收120元;一亩再生稻再生季的成本约190元,其中施肥100元,机收60元(再生季生物量小于头季,收割成本更低),田间管理30元。

从产量上看,去年马芳华家的双季晚稻最高亩产600多公斤,只比再生稻再生季多50多公斤。按照最新公布的福建省稻谷最低收购价,今年每50公斤中晚籼稻收购价为129元。也就是说,双晚的成本是再生稻再生季的4倍多,产值增加却不明显。事实上,在浦城,有不少种植户再生稻两季产量已超过传统意义上的双季稻。

“更何况,种植双季稻要经历一年中最辛苦的‘双抢’,在三伏天抢收早稻、抢种晚稻,而且双晚生育期更长,后期遭遇秋寒而减产的风险也更大。”马芳华说,在浦城,农民种植再生稻的积极性要远高于双季稻。

放眼全省,还须因地制宜考虑。

一方面,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尚处于推广阶段。另一方面,在现行统计方式下,再生稻被列为中稻,仅计算一季播种面积。同一地块,种植双季稻计入的粮食播种面积,是再生稻的两倍。而粮食播种面积,是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考核的核心指标之一。此外,沿海平原地区,再生稻再生季生抽穗灌浆期也是台风高发期,遭遇台风容易倒伏,而同期不少晚稻还处于苗期,受台风影响相对小一些。

张述斌认为,各地应当因地制宜,选择最适合的稻作制度。同时,建议在粮食订单收购、播种面积统计等政策上,给予再生稻与双季稻同等的待遇。尤其是在统计播种面积层面,再生稻播种面积可按“1.5季”计算。

责任编辑:徐辰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