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起,稻谷香。眼下正是稻谷成熟收割的季节,屏南县长桥镇的稻田也迎来丰收光景。9月13日,在长桥镇柏源村的千亩稻田里,谷粒颗颗饱满,微风轻拂,稻穗沙沙作响,仿佛奏响丰收的乐章。农户们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割稻、脱粒、装袋,一派忙碌的秋收景象。
“今年入夏以来,温高水少、光照充足,对田间水稻生长比较有利,全村1200亩水稻迎来了大丰收。”柏源村村委会副主任苏光华看着眼前的丰收景象,高兴地说。
早几年前,因村民大量外出务工,导致柏源村大片梯田撂荒。
2021年,柏源村积极开展“粮食安全屏南行动”,流转撂荒地800多亩,开垦种植水稻1200亩,有利盘活土地资源,并修建田间运输轨道8条约5千米,建设和修复生产步道3处约500米,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扎实开展“党员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稻田累计被认领1500多亩,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9.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25万元,先后荣获“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农业科技推广示范村”“粮食安全教育基地”等称号。
今年,在长桥镇的支持帮助下,柏源村又打造了粮食加工点,进一步完善稻谷加工、包装、存储等各环节。
走进柏源村粮食加工点,室内宽敞整洁,粮食加工区、冷库存放区等功能区域划分清晰,体积庞大、功能多样的自动化稻谷加工机器十分吸睛。
“这台设备可以自动完成烘干、去石、碾米、抛光、色选、包装等10多道工序,每天最多可以处理50吨稻谷。通过该设备,可以提高成品粮出品率,节省时间和人力,提高综合效益。”苏光华介绍,“这个粮食加工点除了服务本村,也能为周边群众提供服务。”
稻田“丰”景美、田间收割忙、生产加工紧。当下,保障粮食安全正成为柏源村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柏源村也成为长桥镇坚定不移筑牢粮食安全底线的“缩影”。
近年来,长桥镇积极践行“粮食安全屏南行动”,以开展“党员领导干部认领一亩田”活动为契机,按照“党支部+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大户代管”等发展模式,充分挖掘各村独特的优势和山水田资源禀赋,分类推进撂荒地开发利用。2021年以来,全镇开垦撂荒地2524亩,累计种植水稻面积达10108亩,通过“一亩田”活动累计认领水稻2500多亩,切实提高种粮规模效益,把撂荒地变为良田。
为践行大食物观,今年以来,长桥镇还积极探索撂荒地复垦与粮食安全创新路径,将地域相近、产业发展关联度高的邻近村联合起来,成立长桥、柏源两个片区党委,推动村庄“抱团”发展,并持续推进柏源千亩梯田品牌建设,着力打造千亩梯田农旅观光休闲基地。
“我们将以‘大食物观’为引领,紧盯红农旅融合发展定位,重点打造粮、油产业,发展文旅、研学、影视等多元业态,走出集研学旅行、农耕体验、红色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乡村振兴新‘稻’路。”长桥镇党群服务中心主任陈云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