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调动抓粮种粮积极性,巩固粮油生产稳定发展良好态势,福建省农业农村厅、福建省财政厅日前出台2025年粮油生产十条措施。
措施提出,要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明确全年工作目标任务,坚持稳面积、提单产、强政策、增产能总要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3月底前逐级分解粮食大豆油料生产目标到乡到村,分季节分品种统筹抓好各项工作,序时推动粮油生产任务落细落实,确保完成全年粮食面积1255万亩、粮食产量511万吨、大豆面积52.8万亩、油料面积126万亩的底线目标任务。
在挖掘扩种潜力方面,采取推进撂荒耕地复耕种粮、补充耕地复垦种粮、轮作间作套种粮食等措施,重点支持发展稻—豆—薯、稻—稻—蚕豆、再生稻等一年多熟种粮模式的规模种植主体,着力提高复种指数。积极扩大再生稻生产,从耕地地力保护补贴中安排资金,对再生稻种植户给予每亩20元催芽肥补贴,鼓励县级统筹资金,适当提高补助金额。
在推动单产提升方面,推进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融合,推动全省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提高单产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组织实施粮食产能区增产模式攻关与推广、粮食绿色高产高效等项目,建设一批百亩田、千亩方、万亩片高产高效示范样板。
措施提出,要持续强化扶粮政策,在及时兑现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等中央惠农政策基础上,实施省级粮油规模种植奖补政策。该政策将对规模种植早稻并连作晚稻3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按早稻实际播种面积给予每亩最高200元奖补;对标准钢架温室大棚轮作种植单季稻60亩以上的经营主体,按实际种植面积给予每亩最高100元奖补。各地要加大扶持力度,尽早出台本级扶持粮油生产政策措施,扩大对早稻、大豆、再生稻等粮食作物扶持,广泛宣传宣讲惠粮政策,稳定农民种粮预期。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等项目向粮油产业倾斜扶持。
在强化设施装备支撑方面,要用好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对更多种类的粮食生产老旧机具报废给予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加力支持粮食生产,继续补助精量播种、高速插秧等粮食生产先进适用装备,并将适用丘陵山地粮食生产的抛秧机、割晒(捆)机等机具纳入补贴范围。
措施要求提高粮油种植效益,推广一年多熟粮经轮作模式,因地制宜采取水稻与蔬菜、鲜食大豆、食用菌等作物轮作种植,探索发展“稻—鱼”“稻—螺”等综合种养。鼓励规模种植主体开展粮油加工、销售一体化经营,打造品牌,延伸产业链,提高粮油产品附加值和知名度。
大力发展专业服务,积极培育专业服务主体,支持粮油类家庭农场组建农民合作社,重点支持县级及以上粮油类农民合作社(联合社)优质社和县级以上粮油类家庭农场优质场建设,对县级以上家庭农场优质场和市县级农民合作社优质社每个补助不超过10万元;省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优质社每个补助不超过30万元;县级及以上农民合作社联合社每个补助不超过50万元。
此外,在强化防灾救灾减损方面,要落实全省250万亩救灾备荒粮食作物需种量种子储备,保障灾后恢复生产和应急改种补种粮食作物需要。同时,还要加大金融服务支持,鼓励各地探索开展水稻、玉米种植收入保险以及大豆、甘薯、薏米等特色粮油作物种植保险,提高粮油生产风险保障水平。对粮食生产任务完成好、贡献大的3个县(区、市),省级财政各奖励1000万元。